枘桴及中亭与正座
寺以美术称,以闳大称;然从外瞻望,初无异象,即乍入门,亦不觉其美其大。德儒格戴有言曰:“观彼得寺,乃知美术可胜自然,而不必模仿自然。此寺尺寸大于自然,而无一毫不自然,此其所以为美。”至哉斯言。入郭脱派之景寺者,自有垂首视地、叉手加胸景象。入彼得寺者不然,毫无拘束被迫、伪作忏悔之苦。学者曰,此光线众射使然。门以内,暑雨祁寒,概不感觉,终岁温凉如一;故游人得从容舒坦,注意观览,且保藏珍美亦易为力。一入枘桴,即见两旁六大墙柱,柱头用哥林多式(希腊建筑术三派之一),支顶作穹。凡大建筑无不注重穹式,故观工作者,必先观其穹。全寺铺地之后,形式颜色,配合宏整,聚珍敷地,材巨工细,想见选石构图之不易,此雅谷及柏尔凝所计划。正中近门处一大圆形紫石,为沙尔曼帝受景宗加冕处。一望枘桴及两旁墙柱上,均有雕:或历世景宗遗貌,或各派教祖装束,辅以天使之舞,神鸽之飞,伟哉工乎!由枘桴向内遥望,深而不幽,远而不玄(正中地上嵌铜条,识尺寸。以与世界有名景寺比较深远,则此寺固无与伦比,而伦敦之保罗寺为第二,米阑之产子玛利寺为第三,康斯坦丁堡之苏斐亚寺为第四,馀及十馀寺,均详镌深度若干)。忏悔磴上之神龛,周围金灯八十六穗,昼夜无停焰。忏悔磴中,石雕比约六跪祷于加利利海滨渔人之像,服景宗礼衣,衣纹之细,确肖丝织,为嘉诺华杰作之一。
一见景宗获福七年
美术可胜自然
艮覆缘边,有聚珍金地蓝字一圈,一字之高,为六英尺,而仰观适符目力,不见其大(彼得寺墙顶交处多缘,缘皆金地蓝字,一览皆聚珍工程;其实非聚珍,乃范纸肖石以待续聚,惟艮覆下一圈为真聚珍石)。
此一圈为腊丁字:TU ES PETRUS ET SUPER HANO PETRAM AEDIFICABO ECCLESIAM MEAM ET TI BI DABO CLAVES REGNI CO-ELORUM.译言“汝彼得也(彼得字义为磐石,其人先名西门,从耶稣後乃受今名),吾将于彼得之上建吾教会,且授以启天门之钥。”後世追崇彼得为第一景宗,故寺遂为万寺领袖,而历世景宗徽章亦用双钥云(彼得字乃译成腊丁以後之音,今义文音“彼也得洛Pietro”,法文音“彼也而Pierre”皆由此转,而非出乎希伯来之“矶法Cephas”。《约翰福音》第一章四十二所云,即指译音)。
查理大帝加冕处
聚珍金地蓝字一圈
艮覆中聚珍工,为马太、马可、路加、约翰四像。四人者,即《四福音》撰者也。路加手中之笔,长七英尺,而配合自然,不见美术过于自然之弊。即此以推,无处不然,宜格戴之崇拜寺工矣。
景教初兴,于纪念碑石之属,或雕绘人形,以表基督,或雕绘羔形,以代基督。基督立小邱上,邱迸四流,流于四方,所以象四福音,谓基督之道实藉此四福音以流布于四方也。洎後景徒又取《默示录》中所谓人、狮、牛、鹰四面一体之灵物,以配四福音,更以配《四福音》撰人,如人面配马太,狮面配马可,牛面配路加,鹰面配约翰。此配象之图屡见,而次序恒有一定,考古学家谓实出于腊文地方亹达雷寺之聚珍石工。其用意凡分二说。一说《默示录》之灵物,初非始创之比喻,盖引《旧约·以西结书》之基路冰以为喻也。《默示录》所喻,喻基督之一生,谓基督始生亦常人,故象以婴儿;比其论道布教,则所谓犹太人王,故象以狮;迨其就磔刑而死,是以一己之躯体为牺牲以普救万民,故象以牛;躯体既刑,真灵升乎天上,故又象以鹰。是说于所以配《四福音》撰者之故,与夫配序一定不紊之故,皆未能通,遂有第二说。曰:马太之传耶稣也,首数其祖先之血统,特详耶稣人事,意在阐明耶稣亦人也,故以人配之;马可之传耶稣也,特称耶稣为犹太人王,故以狮配之;路加所传,则反覆以耶稣牺牲一躯甘就磔刑为言,故配以牛,约翰所传,则务神其说,以为耶稣实天降之神,语言作为,皆神而非人,论道綦高,浅陋莫接,故配以鹰。古来用人、狮、牛、鹰配《四福音》撰者,所以见四人所传各有主意也。今姑勿论二说孰是,要以人、狮、牛、鹰配《四福音》传者,固频频见于图绘雕刻者也,有时且即以一小儿、一狮、一牛、一鹰为《四福音》传者之图,初不必见马太、马可、路加、约翰四人面貌也。
马太马可路加约翰
人狮牛鹰配四福音
艮覆下有铜制亭,高九十五尺,一六三三年柏尔凝所作。其铜来自维尼斯,或曰取邦堆翁旧物来也。亭之四柱基,向外者八面,皆刻乌尔庞八之家徽。徽际隐一人面,自正面右角始,环至左角止。人面状一少女,先笑而苦,苦极而欢。徽之高凸,先平渐高,高极复平,最後为一婴儿貌,凡以状女产孩也。或曰:此女貌为柏尔凝弟子之妹,为景宗所污而生子,柏尔凝为此,所以辱乌尔庞也。而教中人则谓乌尔庞侄女孕(景宗不得娶妻,故子女例皆称侄),出金作柱基,以祈产福云。亭中弥撒几,非景宗不得行弥撒礼于此。景宗不到,则作委任书命君牧师代礼(君牧师即艾儒略所撰《弥撒祭义》之加尔地纳耳)。景宗躬自弥撒,予未之见。通常弥撒,予屡见之。弥撒者,景教最常用之礼式,种别凡二十有馀,或因时不同,或因事不同,而新旧各派又各各不同。综核其要,不外以一粒无酵之饼、一滴葡萄之酒,供奉耶稣,俟耶稣灵圣降于此粒饼滴酒之中,主礼之景士,领此饼、酒吞之。盖饼即耶稣肉,酒即耶稣血,得以耶肉耶血入我体中,其为幸福,孰过于是?既受此幸福,乌可自私,必也分布而及于众信徒,使人人得沾其惠。当分布时,有祝诵词,述上帝降福于信徒。信徒闻之,引为大幸。若有以未得分饼、酒为憾者,可纳资请行餐礼,则别为礼式以餐之,非弥撒矣。
铜亭
弥撒
弥撒本意,不过因日常必见之饼、酒两种,以为纪念耶稣而已。迨举而定为教礼,踵事增华,成为一种形式。今通例一弥撒中分为五节:第一曰忏悔,其诵词主义,在求玛利、彼得、保罗一切诸圣代请于耶稣,消除我既有之罪恶,而清洁其身心。第二曰祈祷,其词义在赞美上帝,表白一己之虔诚。此第一第二两节,虽未受洗礼者亦许同听,故亦称为非教徒弥撒。第三曰供奉,其意在清洁杯皿,供献饼、酒,祝耶稣来享。第四曰祝咒,意在一经祝咒,则耶稣灵圣直降格于此饼此酒之中。第五曰感格,在景士既领受肉、血,必然上格耶稣,伸其感忱,复传布信徒,具表神已来格,共享肉、血,而礼于是乎成。此第三第四第五等节,惟信徒得预斯礼,故亦称信徒弥撒。弥撒中,惟十二月廿四之半夜为最大最有名,曰半夜弥撒,视常礼三倍,主礼者先须绝食二十四小时云。
支艮覆者四大墙柱,柱中四大石像。像颠有楼,像後藏梯,墙梯可登。四像者,一为隆奇努像。当耶稣钉十字架未死,犹太俗逾越节之前日,架上不得有未死人,隆奇努为守架兵,苦耶之待死,举枪刺胁而耶死,此枪即藏像楼(隆奇努之枪,为洛特岛武士奥布逊得之于苏丹,而献伊诺琛八。其来罗马也,伊诺琛遣二教长迎之于安郭那,二君牧师迎之于那尼,又躬率全廷人迎之于百姓门,奉藏彼得寺,典礼至重。有敢言此非刺耶稣枪者,罪之)。二为安得烈像。安本附三大门徒之一,又为彼得亲弟,被缚于斜交十字架(钉耶稣之十字架为腊丁式,斜交十字又称“安得烈十字”),殉教而死,故像倚斜交十字架,安头即藏像楼。三为海伦那像。海者,康斯坦丁帝之母也,亲从耶路撒冷携归耶稣被钉之原十字架(十字架别有专寺藏之,此寺分得一片),故像倚十字架,架木即藏像楼(像首有冕,表其为帝后)。四为威隆尼加像,莫基氏所作,四像中最美作也。当耶稣自肩十字架登山受钉,中道喘息,妇人威隆尼加怜之,出巾拭其汗,一拭而耶稣神貌即留巾上不去。故像持巾,巾即藏像楼,此巾为约翰七访得(此巾于约七未访以前相传藏齐奇恩尼地方,维时远方妇女往齐奇恩尼瞻拜圣帕者颇不乏人云),于七〇七年藏彼得寺,後移圣灵寺。罗马贵族六人各执一钥。非六人齐集,巾不得出,此六人者,每年于耶稣遭难日受二鸽于寺而食之。一四四〇年复移彼得寺。有西文著名游记,言此巾吾亲见之,确无可疑为耶稣受拭之巾,必毗山丁美术,其麻织绘工,确是七、八世纪之物。两用确字,可知其所以确矣。此巾每年于圣木曜节、好金曜节、东日节出示信徒,倏悬墙柱数秒钟。人苟得一见,云可免七千年之罪,真子孙百世之业矣。此像所立地,为一五〇六年四月廿六日新寺始建时置基石之地,原有几,一五二七年为布奔沙尔(法王)之兵醉毁。
一弥撒中分为五节
四大石像
刺耶稣死之枪
拭汗之巾
一见可免七千年罪
十字架刑,在埃及、嘎苔基、波斯皆有之。罗马、希腊则除奴隶与极大逆罪外,不用十字刑。犹太人之用十字刑,始于希律王之时。在埃及等处,死十字刑者,尸不得下,必任禽啄之。犹太则于日入,辄断其足而下其尸,许亲族收殓,後亦听其自死。受十字刑者,自负十字架至刑场,有用绳者,有用钉穿其手足者。竖架时,木端入穴,震力甚大,已足死人,然往往有不死,迟数日始死者。惟逾越节日忌之,故有枪刺令速死之说。此刑至康帝时废止。《福音书》备述耶稣受刑之惨,于是景教中十字刑之说遂不胜枚举,其关于十字之节日亦多:
五月三日,“圣十字始见之节”(三二六年是日,海伦那至耶稣受刑地郭尔郭答,发见钉耶稣之十字架);
九月十四日,“圣十字复归之节”(圣十字为波斯王郭司洛司二所取去,由海腊克留帝夺回而至于耶路撒冷之记念日也,从此恐再为教外人所得,故碎为数片,分供于各教寺,罗马十字寺藏其大段);
某月某日(不定),“圣金曜日”(膜拜圣十字之节)。
昔岁旅俄,遇彼俗一节日,旅俄华人呼为“鸡子节”。询之西人,曰,此帕克节,即所谓耶稣复活节者。自旅义而考溯景教礼节,知耶稣以前已有帕克Paque,希伯来原字曰Pessahh,厥义“逾越”,在犹太历Nizan月(春季第一月,即春分之月,以春分後月满日为第一日)第十四日。日落,以色列家杀小羊,先择完善无污点者宰之,染其血于门楣,半夜,与无酵之饼同食之。所谓“逾越”者,其一,天使杀埃及长子时,见以色列家(楣染羔血之家)则越;其二,以色列族由奴隶越出范围,而入于自由。後世记念此逾越之日,故曰逾越节,为摩西律中最重要之大典。後来会堂祭司、长老诸人增加其礼节,先于Nizan月第十日选择牡羔,至第十四夕宰之,聚十馀人为筵宴。宴中客之最年幼者,循例向主人诘问逾越意义,主人循例答说此节古义。半夜,耶路撒冷庙开门,群众入庙,听歌诵,观祭礼。此节凡七日,七日期内,不得用有酵之饼,于是此节又称除酵节。今日犹太人在可行此礼处,尚必为逾越节。《马太福音·廿六》:除酵节前日,门徒就耶稣曰:欲我何处为尔备节筵乎?曰:尔入城见某,语之曰,师云,我时迩矣,将偕门徒守逾越节于尔家云云。是日耶稣与十二使徒共餐,餐後被缚,越日被杀(西俗宴席忌十三人,嫌于耶稣最後餐也),故有逾越节十字架上不得有死人之说。而景门耶稣复活所以亦用逾越节字也(复活节年年不同日,必以春分阳三月廿一日以後第一月满日之後日曜日为正日)。
十字架刑
关于十字之节日
逾越节
威隆尼加,腊丁字作Veronica,剖而读之,即Vera与Iconica二字,合而约之,遂成Veronica一字。此前一字之Vera,厥义为“真”;後一字之Iconica,出于希腊字之Elkon,厥义为“相”,所以有耶稣真相留于巾上之说。
染血门楣
最后晚餐
隆其努像侧,有彼得坐椅铜像。信徒拜寺者必吻其足,故足趾已磨漫。考古者谓此像乃大良翁以嘎毕都之雷神像当之。神本举手握雷,即改雷为彼得之钥。而教徒则以为貌状粗鲁,正肖彼得,在铸雷神像者,岂肯为此粗状,语亦有理。但予见一多神时代之坐椅石神,右足伸出椅外,右手高举,正与此彼得像同式,不能无疑于雷神代像之说之有因矣。像後聚珍画一大幅,为彼得寺职官公贺庇约九御极长期满二十五年者。庇九在位之久,景宗中无与匹者。相传景宗在位,苟逾彼得传道年数者,得再登正座铜椅,即我国鹿鸣琼林重宴之意。然庇九在位年期已逾传道数,而不闻举斯特典。此彼得像对面,平时空无所有,遇景宗诣庙行典礼,则于此处设尊座以位景宗。
由艮覆内望为正座。正座有黄玻璃窗,此各寺通例。窗下景宗椅(或称彼得椅),柏尔凝所作。椅为铜制,由四铜人高支半空,铜人皆教中著名学者。或曰铜仅外皮,实质为木,乃古罗马元老所坐嵌牙椅,曾为彼得所用。初,彼得赁居元老布顿氏家,椅即布顿氏所有。向有祭椅之日,于三五四年理倍略历上见之。新寺未筑以前,此椅在旧寺洗礼所。十二、三世纪时,洗礼所损坏,至一五〇七年全寺改筑,其间三百年,此椅藏弥撒几左。
椅左为乌尔庞八墓,上有像。墓成柏尔凝手。乌八生平有建筑癖,即延柏氏为第一建筑师。罗马市上公建物,及无限喷泉,凡出乌八者,即出柏手(往往有名称表示)。惟柏氏雕人,有衣袭过重之弊,而此像独否,盖著意作也。墓为黑石棺,亦珍材,傍立“慈爱”、“正直”二女人,以抱婴表慈爱,以持剑表正直。美术家表示本旨,往往在有意无意之间,以待人自悟,此犹其显见者也。中一骨骼,手捧死籍,镌有乌尔庞名。不必别有墓碑,自知为乌墓矣。辅以散蜂,则乌八家徽也。
彼得坐像
彼得椅
乌尔庞姓Barberini,其字尾ini,犹言小也,又为多数字;其字首Barber,意为蜂,故乌尔庞家徽用三蜂。如阿特利安一姓Colonna,即柱字,家徽用柱。伊诺琛十二姓Pignatelli,字与壶近,家徽用三壶。造徽之初,大概从字义来也。
椅右为保罗三之墓,墓上铜像作凝思状。保三本学术渊雅,故以此表之。墓为威廉所作(门威廉)。全寺墓工,此为最精,闻费王冠二万四千云。墓基四女石像,曰“富裕”,曰“慈悲”,今移在法尔乃斯宫(宫今为法国使馆);曰“谨慎”,曰“正直”,今在墓下。像本裸体,为路奔氏所雕。“谨慎”貌肖景宗母,“慈悲”貌肖景宗嫂(此阿历散德六之情妇),本含讥刺。柏尔凝以为裸像非寺中所宜,乃制铜为衣,涂以石色而覆之,吻合无间,骤观不知铜石之异质,且不知为覆也,可称名作。游人不信,往往揭衣视之。今衣缘石色剥落,而铜质已露一角。“谨慎”像又酷肖义儒檀戴,有“彼得寺中女檀戴”之称,则言尚雅驯。
保罗三本姓法尔乃斯,笃于宗支,庇护颇烈,曾封其“自然子”彼耶路易为巴尔玛地方之公,又建法尔乃斯宫于罗马以居之。法尔乃斯女有嫁于法国布奔族者得此宫,今遂为法国所有,用为使馆。宫中壁画有名,为嘎拉溪氏所作。嘎亲率弟子,从事七年之久,自谓可得酬金巨万以终老,乃仅得王冠三百。嘎大愤,醇酒醉老至死,想见当时景宗役使人材之苛。“自然子”者,非法律子也,言不按法律结婚所生之子女也。
家徽
彼得寺中女但丁
又:义国今日之元老院,即上议院,本为玛丹玛宫,亦保罗三所建,以居其孙沃泰维沃者。沃娶某帝“自然女”玛格立太,故筑宫并玛丹玛园以畀孙妇。一八七一年改为元老院。当时门楼上为发布富签当数之所,每土曜日午,群集对号领彩云。
正座高于枘桴二级,此级上即庇约九宣布玛利不婚而孕为无原罪之所,时一八五四年十二月八日,自後永为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