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哥博罗事

马哥博罗事

积跬步主人于二十年前,初次从西欧归来,为予道元世祖时维尼斯人马哥博罗仕中国事,即艳羡马哥之为人。越十有九年,予亲履维尼斯之乡,访马哥之故居,瞻马哥之石像,既记游事,并记马哥父子叔侄来华之踪迹及行事大略。

元世祖时,有马哥博罗者(马哥名,博罗姓)仕于朝。距今六百馀年前,以西人而服官中华,宜欧士艳称之。马哥博罗为维尼斯国人,生于元宪宗元年(一二五一,宋淳祐十一年),卒于泰定元年(一三二四),盖旅居亚细亚者二十六年,而仕于元者十六年。所著书,言中国当时事,颇足参证,为西人谈华事者必读之书,推为东学第一人。然溯其先,则马哥博罗之父若叔,已蒙世祖特赏任用矣。

二十年前即艳羡马哥之为人

西人谈华事者必读之书

当宋之明道二年(一〇三二),博罗氏始迁于维尼斯,事贸易。孙曾有名安底阿博罗者,生二子,长曰尼哥赖博罗,即马哥博罗之父,次曰玛底沃博罗。有商于康斯坦丁堡者(时为东罗马之都城),尼、玛两博罗之从兄也(亦名马哥博罗),尼、玛往依之。居无何,当宪宗五年(一二五五,即宋宝祐三年),蒙古兵大西,康斯坦丁堡震恐,二人乃载诸玩好,航黑海,北至克勒姆之苏达什(克勒姆,今属俄罗斯,为黑海北岸半岛,乃元太祖长子术赤游牧地。术赤死,地属其裔诺垓),少留。闻西鞑靼王(即乞普察克汗)伯勒克方立(伯勒克,即元史之别儿哥,为拔都弟术赤第三子,即位于宪宗六年丙辰,即一二五六年,卒于至元三年丙寅,即一二六六年,为成吉思汗子孙信奉天方教之第一人),伯勒克有二鄂尔多(即牙帐),一萨莱(在浮而嘎河上游,今俄国萨拉托甫省),一布而嘎尔(在浮而嘎河下游),二人谒焉(未知谒于何帐),献所赍珍玩。伯勒克厚酬之,两倍厥值。

世祖三年(壬戌,即一二六二),伯勒克与东鞑靼王旭烈兀战(旭烈兀即呼拉古,世祖弟,亦即宪宗弟也。呼拉古字音较为确肖。旭烈兀于宪宗朝奉命西征,波斯等国皆所平定。西史谓宪宗辛亥封旭烈兀于波斯。丙辰,旭烈兀征服波斯,称王。时旭烈兀用兵于两河间地。两河间者,翳古名区,一体格力斯河,一哀甫拉特河也,在布而嘎尔之西南),西国屡败,境内骚动。二人乃更东,凡行荒漠中十七日,而至布哈尔(即撒马儿罕左近,时属波斯),居三年。会旭烈兀遣使东朝世祖,使者挈二人偕往。乘马东北行,经年始至(未审确地,但知为夏令所居城),谒世祖。

马哥博罗之父及叔

旭烈兀西征

世祖久闻西方事,询罗马景宗及天主教宗旨甚悉(马哥博罗言世祖不通中国语。吴县洪氏《元史译文证补》卷廿九云:考西书,元宪宗时,教王使人路卜洛克至和林,有聂斯托尔教人为之译语,则景使东来,在世祖之前),欣然愿与西土通,即遣朝臣哥嘎达尔,偕二人赍书使于景宗,且赴耶路撒冷取耶稣墓上灯油。书中之意,欲景宗遣精通七艺之教士百人(七艺者,一善文义,二善心理,三善辨才,四善算数,五善幾何,六善音乐,七善天文)来备讨论,谓果能阐发天主教理实胜佛教,当率举国臣民改奉天主云云。给三人金符一(《世祖纪》:正统二年九月,以海青银符二、金符十,给中书省,量军国事情缓急,付乘驿者佩之),令沿途供车马人役食用。三人部署,于至元三年行(丙寅,一二六六)。无何,哥嘎达尔以病止,博罗昆弟遂自前行,三年,始抵亚美尼国之拉杂(亚美尼为小亚细亚海湾小国,相传为旭烈兀所不能灭者),复由拉杂至阿克尔(在地中海滨,为古西叙里国海口,古名都来马伊斯),时至元六年也(己巳,一二六九年,四月)。比至,而景宗克雷门第六已死,无从投书,乃谒见教使多拔尔都(景宗所遣驻埃及之使,时在阿克尔),备述来意。教使劝俟新景宗选定後,奉谕再归,庶不空劳跋涉。二人乘暇,回维尼斯探其家(由阿克尔至希腊湾中岛名乃格尔本,复航海达维尼斯),至则尼哥赖博罗之妻已死,子年十九矣,子即马哥博罗也。居二年,新景宗尚未推定,二人率马哥博罗如阿克尔,复谒教使,请先往耶路撒冷取油。事毕而景宗之选仍未有期,不得已,即请多拔尔都给书覆命。既行矣,甫至拉杂,而多拔尔都即膺选为景宗,改称格雷郭理第十,驰书要三人归。亚美尼王为备巨舟,俾兼程西渡。既谒景宗,礼优异,即遣教士二人(一尼哥赖微赏司,一威廉脱伯里。微赏司、脱伯里,均地名),偕往蒙古。途次亚美尼,适沙拉生人入寇(沙拉生,回族名,即《唐书》所谓大食国也),二教士惧不敢进,博罗氏三人受所赍景宗书而行。行三年有半,于至元十二年(乙亥,一二七五)始达上都(由布哈尔登帕米尔,东逾葱岭,历喀什噶尔、葉尔羌、和田、拜城、哈喇沙尔、罗布淖尔等处,又纡回而达于和林)。未至前十一日,世祖已遣官候迎于道。既见,备述数年中往返事,并呈景宗书,及所取耶稣墓灯油。世祖大悦,更嘉马哥博罗聪颖,留待任使,筑馆居三人焉。

谒元世祖

往取耶稣墓上灯油

回威尼斯探家

(以上为马哥博罗父若叔事)

马哥博罗敏悟绝伦,本通波斯、亚剌伯语言文字,既东,又通中国、蒙古语言文字。世祖爱之信之,置左右,无专职,而颇预闻国政。所著书述中国事颇详,凡所闻见,所行事,多可与《元史》相印证。盖世祖频遣赴各省路核钱穀事(世祖朝频有是使,马哥盖屡膺其选),又出使占城、狮子等国(书叙占城事极详)。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出使海外,历六月程,或揣当使安南(是年安南王陈光昺死,子烜立,遣使来朝。逾年,礼部尚书柴椿等奉使往)。又尝为扬州路官(或是达鲁花赤。英人言马哥曾为中国封疆大吏,当指此),言:路凡二十七城(此至元十四年至十七年事)。至元十九年(一二八二),左相阿哈玛特为益都千户王著所杀,马哥博罗按其狱,旋暴阿哈玛特罪状。明嘉靖间(一五五九),西人续得马哥博罗足本书始知之;或马哥不愿当世知之,故先不传播欤?(西人据《元史》按是狱及暴其罪者为枢密副使博罗,遂断马哥博罗为曾仕枢密副使。然《世祖纪》:至元十四年二月,以大司农御史大夫宣慰使兼领侍仪司博罗为枢密副使。先,于十二年四月以大司农御史中丞博罗为御史大夫;再先,于七年十二月以御史中丞博罗兼大司农卿,明是一人。当至元七年,马哥博罗尚未东来,安得有以御史中丞兼大司农事?西人疑《元史》多误。《元史》中名博罗者不知若干人,或牵他博罗与马哥博罗而一之,无确据,莫由证其是否。又至元十九年七月,以蒙古人博罗领湖北等州淘金事;九月,以博罗为打金洞达鲁花赤,亦不知何人。)

谒见教皇

重到上都

世祖信任

马哥博罗言元取襄阳,得力于炮(此引机发石之炮),其父若叔,实献炮法,叙述详细如绘(元攻襄阳在至元五年,历五载,至十年始克之。据史,造炮者为西域茂萨里人喇卜丹、西域实喇人伊斯玛音。西人言,此二人当是尼哥赖博罗初次至蒙古时所偕往,即马哥博罗所谓炮匠二人,一天主教人,一德意志人。伊斯玛音尤似德国姓。然史称二人均于至元八年为宗王额呼布格应诏所举送入京师者,与马哥言亦不合)。居十馀年,三人颇怀故国之思,屡请归,世祖不允。适布而嘎尔王名阿尔贡之后卒(阿尔贡为旭烈兀之孙、阿拔噶之子),后遗命必纳同族者为继。阿尔贡遣其臣三人(一乌拉台,一阿波司嘎,一哥沙)东告世祖求配,世祖选宗女名哥嘎脱拉者与之。布而嘎尔使臣方忧陆路艰险,非新后所能胜,谋由海道行。适马哥博罗奉命使印度归,归述海程甚悉。布而嘎尔臣决意航海,而邀马哥博罗为之导,请于世祖,允焉。博罗氏三人乃均归,世祖给金符二,为乘驿据,且修书致景宗,及法兰西王、英吉利王,及他天主教国之王(是为中国与各国王通书之始)。海行三月至爪哇(自闽粤间放洋),又行印度洋中十八月而抵布而嘎尔。初发时,随从凡六百人,比至,存十八人而已。至则王阿尔贡已死,子嘎赏嗣,即以哥嘎脱拉配嘎赏为后。事毕,博罗氏三人告归故国,后给以金符四,骑行至德比孙(黑海南岸迤东地),泛海至康斯坦丁堡,由乃格尔奔(希腊湾中岛)而至维尼斯,时元成宗元贞元年(一二九五)矣。久居于外,不为乡里所知。善居积,多财,人呼密里昂博罗,密里昂者,百万也。逾年,折努阿人(时地中海大局统于维尼斯、折努阿两国,皆贸易之国也)以水师寇维尼斯,战于拉杂海湾。维尼斯败,舟师被掠者二十六,马哥博罗亦被俘,系狱中。四方之士,闻马哥曾游东方,多就访于狱。越三年(一二九八),马哥在囹圄中追叙往事,口授文士吕司底西笔述之(时文学竞尚法国,故用法文,然此法文与今所行法文异。一八六五年,即同治四年,法人名波吉者,译为今法文。又有英人欧尔,亦译以英文,考订加注,尤为详备)。书出,诸所述中国事,多不信者,斥为荒诞。久之,西人往东方者众,始信。方其在狱,尼哥赖博罗多方求赎,不成,亟归重娶妇。越四年,马哥之名噪甚,折努阿人释之归,则继母已生三弟矣。後又仕维尼斯。初,马哥从蒙古携一仆归 至治三年(一三二三)立遗书分积资,仆亦预焉。明年,马哥博罗卒,盖泰定元年(一三二四)也。(光绪朝,广东番禺人新教信徒杨荣鋕者言:元扬州路总管马高保罗者,世祖臣也,建景教会堂二间于扬州云云。其言出于景门,当必有徵,附志于此,俟考。)

扬州为官

元史中博罗甚多

img炮法助攻襄阳

护送新后

1295年回威尼斯

狱中追叙往事

多不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