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宫室不如中国秦汉时

19.罗马宫室不如中国秦汉时

吾昔闻罗马文明,尤闻其建筑妙丽,倾仰甚至。及此游也,亲至罗马而遍观之,乃见其土木之恶劣,仅知用灰泥与版筑而已。其最甚者,不知开户牖以导光。以王宫之伟壮,以尼罗之穷奢,而其拙蠢若此。不独无建章之万户千门,直深类于古公之陶复陶穴。今山西富人,尚有穴山作屋,仅取中溜以通光,穿室数十重,壁盖厚数尺,乃极似罗马古帝宫焉。凡此富人,皆我中国人所最嗤笑之,视为太古遗风之仅存,目为古董。如荷兰人之视其古民五十三族,犹衣其千年前之衣服焉。吾尝游爪哇,观其竹渣王之遗宫,以泥沙为壁,盖厚数尺,复道崇殿,幽黑杳湿,正与罗马帝宫同。此真太古野蛮之遗风,以我秦汉之宫殿视之,不幾若今荷兰人之视竹渣王宫乎?

罗马宫室土木恶劣

今以三辅故事所述汉武帝之宫比之: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其东则凤阙高二十馀丈,上有铜凤凰,立神明台,并幹楼皆高五十丈,辇道相属焉。其上有九室,形或四角八角。张衡赋谓井幹叠而百层,与巴黎之铜楼何异。其北太液池,中有渐台,高二十馀丈。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台梁,象海中三神山龟鱼之属。其南有玉堂,壁门大鸟。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金铜仙人掌,至唐尚存。李贺尚见之,有《金铜仙人辞汉歌》。其甘泉宫之通天台,高三十丈,可望长安城。其上林苑,连绵四百馀里,离宫别馆,三十六所。《汉书》称成帝之昭阳殿,中庭彤朱,赤壁青琐,殿上髹漆,砌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往往为黄金釭,衔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班固《西都赋》所谓“雕玉璞以居楹,裁金璧以饰珰”。“屋不呈材,墙不露形,img以藻绣,络以纶连。随侯明月,错落其间。金釭衔璧,是为列钱。翡翠、火齐,流离含英”是也。此不过偶举一二耳。

若《汉书》称秦之骊山陵,高五十馀丈,周回五里。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藏,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而阿房宫三百馀里,作者七十万人。破各国,写其宫室。门立金人十二,每重二十四万斤。门以磁石为之。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甬道复道相连。帷帐、钟鼓,不移而具。周驰为阁道,自殿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复为复道,渡渭至咸阳,北至九嵏、甘泉,南至长杨、五柞,东门至河,西门至汧、渭,东西八百里,离宫相望。木衣绨绣,土被朱紫。宫人不徙,穷年不能遍。由此观之,吾国秦皇汉武时,宫室文明之程度,过于罗马,不可以道里计矣。即论驰道,汉《贾山传》: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亦何减于罗马哉!

汉宫之美

秦宫之大

况屋大维之定罗马,在东汉光武以後,而恺撒、绷标之先。当西汉末,罗马仅有今意大利蕞尔之地。而法典之大成,远在六朝之世。罗马之哲学、诗歌,虽有中兴者,然仅罗马一都市民耳,不能遍及意大利。其馀并吞之属地,则概以羁縻待之,如今西藏、回疆之人,既不与政权,亦不加教学。其与汉世百郡千县,并设学校,皆有文学掌故;博士弟子,诵经习礼,学生至三万人,而边人皆得论秀入官,执政典兵;至今英、德、法、美每一大学学生无过万人者,合各国比之尚不及我汉世,何况昔之罗马乎!其文明相去,何可道里计也。惟其丹壁、妙画、石像、铁管、摩色、文阶,亦有可观者,石渠、剧场之伟大亦自惊人;然比之万里长城,则又不足道矣。

今欧人之文明皆本于罗马,大学皆学罗马之语言文字,不忘其祖,宜盛称之。若以我之文明较之,则渺乎在下矣。而我国人耳食而未尝亲游者,徒惊今日欧美之盛美,而误信其所出之罗马,乃亦同而尊仰之,则大谬矣。甚矣!吾国人今日之不自立,乃忘己而媚外也。故吾国人不可不读中国书,不可不游外国地。以互证而两较之,当不至为人所恐嚇,而自退处于野蛮也。日本著书,多震惊欧美者。此在日本之小岛国则然,岂吾五六千年地球第一文明古国而若此乎!

秦汉文明过于罗马

痛斥忘己媚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