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宇内第一之彼得庙

12.号称宇内第一之彼得庙

四时出游衢道,先游彼得庙。此庙壮丽,欧人夸为宇内第一。创始于明之中葉,为西历一千五百零六年;成于一千七百八十年,工程凡三百五十年,费金一千五百万磅。穷教皇之所入不足,乃卖“赦罪纸”以成之,路德因得藉口以攻之而兴新教,而天主教因之以倾,为此庙也,所关亦大矣,其与秦之役民筑阿房而亡国将毋同。其工出自名匠勃拉曼德。是时新学日出,勃乃变罗马日耳曼之旧式,而自出新裁。勃死,而名匠拉发罗、巨利瓦、罗孟诺、弗拉约、康独、安得诺、密克尔安春罗七人续成之。其馀内外雕饰,皆妙选当时之名手无数以成之,可谓巨工矣。以吾所游印度,见沙之之汗陵庙,壮丽相等,而雕刻不及。若君士但丁之珊逊祆祠,最有巨丽名,我未见之。未知果为宇内第一否?然工程之久大,雕刻之精工,关系之伟巨,必为宇内有名之大建筑矣。

彼得庙

门外旷墀如天安门外,深广数百步,宏敞非常。两廊各百馀柱,作圆拱半壁形。其上立雕石先哲像,每柱上一像。中间一华表,高十馀丈,体方。左右两大管为喷水池。体势雄伟,甚类印度也。正殿阶崇数十级,殿高三十馀丈,左右各六柱。柱大四尺许,上层顶平,亦环立其先哲像。大门五,中门以铁为之,作圆拱形,高三百四十二尺。拱上雕镂精绝,门外横廊广数丈,雄深崇峻,亦似印度。

入门,右有法国王之像。其阶砖皆五色文石,砌花鸟品物各形,无同者。正中攒石为圆形,如我天坛。最中圆红石丈许,为教皇拜处。顶盖高一百三十八尺,皆作藻井,画刻各色金花,光灿夺眼。藻井形或方,或长,或椭圆。最中圆穹径百九十五尺,高四百二十六尺,至顶四百五十八尺。顶上作金人十六,以十六格分刻之。中层作金宝星十馀。四周开窗,每窗顶皆画一像。其下为画五层,一方,一圆,一长。皆刻金为底,以丹青为画,饰以宝石,璀灿照耀。圆穹上顶作数丈金塔形,荫下作方亭。

亭下为彼德、保罗墓。方亭高广数丈,四大金柱皆作曲形。以文石砌路,左右两路凡十七级,下至墓所。墓前四宝石柱,是自古罗马皇尼罗殿移来者。其石级下两宝石柱,长三尺馀,以火照之,光通彻,馀皆以金为之。上层环周石栏,以金作花葉形之灯,凡百数。坟堂正座之椅,乃彼得原坐者。椅下以朵雲盛之,刻四教皇像,以手捧雲。左右刻神像甚多,并精绝。其神放星光。亭上供奉十字。自亭盖以至坟下,一切皆刻金饰宝石,光丽无伦。墓门刻金,如中国神龛。墓前作第六教皇布拉沙希跪像,甚精美,为名匠加南所刻。

柱廊规模雄伟

顶高四百五十八尺

亭後正北处,供奉耶苏。左一石棺,乃一百八十九代教皇阿路巴拿士咽地者。棺刻花,首尾起卷书形尺馀。中左作一百六十九代教皇波花路地筛士,中右作教皇亚历山大坐像,皆以文石为之。中间神龛,以二神像托之。所有各像,手足筋骸,精妙入微,光动如生,真刻像之极品也。罗马本以刻像著,此为罗马第一大工,故正殿刻像尤为妙绝。有一画写耶苏故事者,以“摩色”为之,用五色小石,其精细微妙,与笔画同。此画为四名手所作,三人皆为作此画而死,第四人乃能成之。凡经十年,尤为绝技神异之品矣!

殿左右皆以文石为之,两旁皆刻石像。多置历代教皇之棺,高下不一,有在丈许高者。去年死之新教皇,亦瘗于此。全殿藏棺百数,教皇棺六十四。各国惟王者乃能藏棺于是。木棺外皆有石椁,凡两三重,故无恶气。棺上皆刻死者像,或坐或卧,此欧洲之通例。突厥、波斯亦然。观埃及古棺,皆画像其上,则其传流甚古矣。其感动人而留纪念,亦至切易。故欧洲各墓地多有之,贵人则殆必有矣。

夫耶教尊魂。既尊魂矣,则尸体乃臭秽之馀,何乃保藏于殿堂居室内,郑重若是?婆罗门教重魂,故弃形体而行火葬。儒教甚重形体,故其死也,有衣椁棺衿之美,为使人勿恶之也,为勿使狐狸蝼蚁食之也。然犹且藏之于野,深埋地中,虽圣贤帝王,亦从是焉。然墨子犹讥为厚葬,未有葬之于室者。室大之容幾何?积藏秽气,凡数百棺,积千百年,其各国帝王木棺,亦多如是。其爱尸体,乃甚于儒教。儒教送形而往葬之中野,迎精而反立庙而事之,生则重形,死则重魂。耶教生则日聚人而言魂,死则不事魂而藏其形,何其反也?吾尝阅欧洲鬼神记,欧俗亦畏鬼。以耶教有神无鬼之故,熏蒿凄怆之精,乃无所寄。而天堂地狱之果有,亦待末日乃判。然则无量数之游魂,盈塞虚空,无所归宿。而无数臭腐皮囊,乃长留此清閟庄严之神殿,甚难为解。然以为观念,则甚亲切矣。

雕刻刻画精妙无比

论葬制

殿近墙处,皆有小木亭。内分三间,以立三人,盖所谓“认罪亭”也。凡十一亭,为十一国人认罪处。盖教皇所统凡十一国人,人各入其国亭。盖教皇之在“黑暗世界”,视各国君王如诸侯,而自为天子,故有此包含众国之宏规也。其创认罪法,出于佛氏之忏悔法,即孔子所谓见其过而内自讼也。既来认罪纳金,教皇则颁赦罪纸与之。今堂前膜拜者,士女无数。在认罪亭者,男女亦有其人。每一人来认罪,则有一僧同在亭中,但隔一板,然语可闻而不相见,僧可反复诘难其由。

有谓妇女犯奸罪而来认者,本不欲人知也,惟问僧知之。僧胁其畏人知也,因强私之。女畏僧之露己恶,而勉从焉。各国天主教堂,皆有认罪亭,因是淫案无数,秽声彰闻。人之多恶天主教者,为此之故。而马丁路德乃起而乘势攻之,别立新教。果如是也,则是亭为天主教覆溺之由,所关甚大哉!

“认罪亭”

中国近来僧寺之毁,佛教之微,虽由朱子之大明儒学,亦由僧寺多有淫案,因而覆之。夫佛、耶二教,本皆清净。然无妻绝淫,其事本非人情之所能。既非人情,而欲人人强行之,势必不能。则破坏决裂,势将因其徒而覆其宗,既有然矣。故日耳曼之路德,娶一尼姑而立新教。莲花生到西藏而立红教,许娶妻示淫。亲鸾在日本,娶妻食肉,而立本愿宗。虽非教主之旨,而顺乎人情,人多从之。而路德教牧师,挟妻而行,到处传教,人情所便,道遂光大。有旨哉,有旨哉!

殿右门内第二柱,高丈许,上有一百九十六代之教皇烟询咽地棺及像悬焉。突厥帝曾送一剑,亦在是。再出一楹,英女皇美利棺在是。门角一室,中设金轮,大二三尺。卧一蜡造小儿,下临一小池,外有木栏。众妇女围绕,一僧中立。僧衣白挂,两肩搭红绸,阔二寸,垂至膝下,手捧一经册,口诵喃喃。一妇人捧新生子就僧前。僧且诵且问,以手抚儿首,又以香膏拭儿首及颈,于池中酌水浴儿,燃白烛照之,以白巾覆儿头,诵吉语,礼毕。行礼中间,僧又易黄绸肩褂。

此殿全用五色文石,雕镂精绝,庄严妙丽,高杳宏深,柱础皆盈丈许。盖欧洲皆奉天主教,教皇驻于罗马,此殿为教皇及天主教总供奉处故也。殿左右为教皇宫。宫门在左,绕後至右。是日先至左殿。自殿檐门外,则为游廊,甚长。夹廊皆立石像无数,雕刻精绝,皆文石也,此为教皇宫矣。入一方殿,再入为一圆殿,昔之三百二十年教皇之鸡骨犹存。故圆殿上刻一大金鸡,大七八尺,乃全金为之者。此殿望之似小,而内有八百室,皆以文石为之。有古画十九幅,皆一千四百八十四年者,高妙绝伦。有宝石柱,上刻全金彼得像。其柱自埃及移来,长三尺馀,黄金色,通彻如镜,中作雲气缭绕。此石名亚拉伯士他,真奇宝也。行遍欧洲,见宝石多矣,甚少其比。有僧七十馀人,每僧占三室,一书室,一卧室,一食室,皆文石。僧亦太乐矣哉!日已暮矣,遂归。导游殿之人,每时二佛郎。

禁娶妻非人情所能

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