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际培训学员访谈录》简介
《一带一路国际培训学员访谈录》这本书是由孔宝华,朱耀顺,张立敏主编创作的,《一带一路国际培训学员访谈录》共有228章节
1
编委会名单
主 编:吴继萍 刘 颖 副主编:赵常国 赵文韬 彭平亚 编 委:鲁 峰 肖 燕 李 俊 王 婷 钟富强 杨晓琴 李春艳 辜关润 王怡丁 夏 雪 ...
2
序
中医肿瘤学术思想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内经》《难经》,辨证论治理论成形于汉代的《伤寒杂病论》。中医专家在临床带教实践中发现,进入临床工作后中医辨证思维不能很好地服务...
3
目录
目 录 编委会名单 序 第一章 肝癌 一、案例 1.患者李某,男,61岁,2020年7月13日初诊 2.患者潘某,男,78岁,2020年6月22日初诊 3.患者...
4
第一章 肝癌
...
5
一、案例
...
6
1.患者李某,男,61岁,2020年7月13日初诊
主诉:原发性肝癌术后3月余,胸胁胀满疼痛1周。 现病史:患者于2019年单位体检时发现肝癌,2020年4月8日在当地肿瘤医院行肝S5、S6段切除+胆囊切除术,术...
7
2.患者潘某,男,78岁,2020年6月22日初诊
主诉:原发性肝癌术后3月余,发现骨转移1周。 现病史:2018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消瘦,未予重视。2019年10月出现左胁肋部疼痛不适伴发热,遂至当地医院就诊,...
8
3.患者唐某,男,59岁,2020年4月20日初诊
主诉:原发性肝癌术后3月余,右胁肋部疼痛1月。 现病史:患者于2008年发现乙肝小三阳后,长期口服中药及中成药治疗,2018年行抗病毒治疗,肝功能稳定。2020...
9
4.患者孙某,男,55岁,2020年2月12日初诊
主诉:肝癌术后2月余,右胁肋部隐痛1周。 现病史:患者于2019年11月体检时腹部B超示:肝硬化,肝S6段实性占位,符合肝癌声像表现。胸片示:左上肺结节(约1....
10
二、讨论
...
11
1.概念
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在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的恶性肿瘤[1]。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2]。原发性肝癌...
12
2.原发性肝癌的病机
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以下因素有关[3] (1)病毒性肝炎 在我国肝癌的主要的致病因素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
13
3.转移途径
(1)肝内转移 肝癌最初多为肝内转移,常侵犯门静脉及其分支,可导致门静脉堵塞引起门静脉高压,出现顽固性腹水。 (2)肝外转移 血行转移:肝癌主要通过血行转移。 ...
14
4.分类
肝癌可分为亚临床与临床肝癌。亚临床肝癌就肝癌本身而言应无症状体征,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常为肝病所致。亚临床肝癌早期多起病隐匿。中晚期肝癌症状如肝痛、肝大、黄疸等肝...
15
5.治疗
肝癌的治疗[8]有外科手术、肝移植术、消融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化学治疗、抗病毒、保肝和中医中药治疗。...
16
6.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肝癌相当于祖国医学的“积证、肝积、鼓胀、癥瘕等”。《医宗必读》云:“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距之。”人体正气不足及外邪侵袭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奇经直...
17
7.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1)临床常见分型 分型单一证型较少,常有兼证并见。 ①脾虚湿阻 证候:腹胀,大便稀溏,脘痞食少,肢体倦怠,舌苔薄白腻。 治法:健脾利湿。 处方:参苓白术散合四...
18
8.名家经验
(1)方文岩教授经验 方文岩教授对原发性肝癌有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认为其病机为络虚毒聚,瘀热与浊毒互结。在治疗方面[12]: ①提倡疏肝与养肝柔肝并举,扶助正气...
19
参考文献:
[1]徐瑞华,万德森.临床肿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86-91. [2]应倩,汪媛.肝癌流行现况和趋势分析[J].中国肿瘤,2020,29(03...
20
第二章 化疗后骨髓抑制
...
21
一、案例
...
22
1.患者沈某,女,54岁,2021年2月8日就诊
主诉:确诊宫颈鳞状细胞癌1年余,下腹部隐痛4月余,末次化疗后2天。 现病史:患者2019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阴道不规则流血,未予重视而未行检查及治疗,202...
23
2.患者车某,女,63岁,2021年1月15日就诊
主诉:确诊卵巢恶性肿瘤1年余,腹痛腹胀2月余,末次化疗后3天。 现病史:2019年12月患者自觉胸闷难以缓解,至昆华医院就诊,在该院行胸腔穿刺引流术后,于胸腔积...
24
3.患者杨某,女,68岁,2021年2月7日就诊
主诉:反复腹痛5年余,发现卵巢癌5年余,咳嗽近半年,末次化疗后3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2016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无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不适,至昆明市第...
25
二、讨论
...
26
1.概念
化疗后骨髓抑制是指患者在抗肿瘤化学药物使用后发生的骨髓中的幼稚的造血细胞损伤,实验室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减少的一种病症[1]。...
27
2.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机制
目前造血干细胞衰老是化疗导致骨髓抑制最关键的机制。其机制包括端粒缩短、DNA损伤、活性氧水平升高、细胞极性改变、表观遗传修饰、代谢及造血微环境等几方面,涉及多条...
28
3.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医病名
中医古籍无骨髓抑制的病名记载,但现代中医学者根据化疗后的临床表现:发热,头晕,面色苍白,失眠多梦,纳呆,恶心呕吐,腰膝酸软,发热及出血倾向,身软乏力等,将其归属...
29
4.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医病因病机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化疗药物、放射治疗之放射性,可归属于中医的毒邪,其扰脏腑功能、耗伤气血,易损阳气、耗损脏腑及骨髓精气...
30
5.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医证型研究
王广[7]等通过分析病例,将本病分为5个证型:脾肾亏虚证、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外感温热证。外感温热证暂不属于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发热患者,结合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