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宋某,女,49岁,2020年6月8日初诊

4.患者宋某,女,49岁,2020年6月8日初诊

主诉:胃癌术后化疗后1年余,腹胀、呃逆加重2周。

现病史:2018年12月初,患者因“腹胀、呃逆”于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后示胃癌,随后分别于2018年12月17日、2019年1月7日在该院行FOLFOX方案新辅助化疗两程。2019年1月21日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胃小弯低分化淋巴结转移癌(第八组2/10,脾动脉旁0/1,腹腔动脉旁0/4,肝总动脉后0/7,第一组0/4,第三组0/0,第五组1/1,第六组3/7,第四组0/2,大弯0/6)。免疫组化:AE1/AE2(+),CD68(-)。第五组淋巴结周围纤维组织内见脉管内瘤栓。分期为pT2N2M0。术后行胃介入术灌注化疗(THP40mg+NDP40mg,5-Fu1.0g)。2019年3月于该院行化疗6程(具体方案不详)。2020年1月复查CA72413.54U/mL,CA15-3、CA19-9、CA125、CEA均正常。胃镜提示:残胃癌。CT示:胃癌术后,胸部未见明显异常,肝小囊肿,子宫肌瘤,较前无明显变化,左附件囊肿未见明显变化。近2周来患者腹胀、呃逆呕吐加重,今为求中医治疗来我院就诊。

刻下症:胃脘疼痛,食减腹胀,呃逆呕吐、涌泛清水痰涎,胃脘痞满,胸闷膈满,面黄虚肿,呕吐痰涎,便溏,舌淡,苔白微腻(详见彩插4-6),脉滑。

图4-6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

专科检查: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尚可,神清,对答切题。心、肺(-)。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明显包块,腹部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分。

辅助检查:2019年1月26日术后病理示:胃小弯低分化淋巴结转移癌(第八组2/10,脾动脉旁0/1,腹腔动脉旁0/4,肝总动脉后0/7,第一组0/4,第三组0/0,第五组1/1,第六组3/7,第四组0/2,大弯0/6)。免疫组化:AE1/AE2(+),CD68(-)。第五组淋巴结周围纤维组织内见脉管内瘤栓。

诊断:

西医:胃小弯低分化癌。

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

中医:胃积(痰湿凝结证)。

辨证分析: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味,而脾喜燥恶湿,日久导致脾运化失司,以致痰湿蕴结,故见呕吐痰涎,食减腹胀,痞满面黄等,证属痰湿凝结,舌脉象亦为佐证。

治法:健脾消痰,除湿散结。

处方:开郁二陈汤加减。

方药组成:陈皮15g、茯苓15g、苍术10g、香附10g、川芎10g、半夏15g、青皮10g、莪术15g、槟榔15g、木香10g、甘草5g。7剂,水煎,饭后温服,2日/剂,3次/日。

2020年6月22日复诊:服上方7剂后诸症稍减,呕吐痰涎较前减轻,但仍有呃逆吞酸。上方加黄连5g、吴茱萸3g化湿和胃;加皂角刺10g、浙贝母15g、山慈姑15g化痰散结。

此后患者坚持每2周门诊复诊,以健脾化痰、除湿散结为法,继予上方加减巩固治疗。

2020年12月16日复查胸部、上腹、盆腔CT示:原位癌术后改变,胸部未见明显转移性病灶;肝内多发小囊肿;子宫及左侧附件情况大致同前。

案语

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味,而脾喜燥恶湿,日久导致脾运化失司,以致痰湿蕴结,治以开郁二陈汤加减。开郁二陈汤出自《万氏妇人科》,是万全治疗气郁血闭不行之方。以二陈汤为基础燥湿化痰,酌加香附、青皮、木香以开其郁。方中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陈皮辛温,助半夏燥湿化痰,又能理气健脾,使气顺痰消;茯苓甘淡,健脾利湿,以治生痰之源;配苍术燥化其痰;川芎、槟榔行气活血止痛,更加莪术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全方既有解郁化痰之功,又有软坚散结,行血止痛之力。予此方治疗胃积痰湿凝结证,异病同治,药症相符,故效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