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何某,女,55岁,2020年1月20日初诊
主诉:胃癌姑息术后2月余,腹中冷痛、畏寒肢冷1周。
现病史:患者于2019年3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无腹痛、腹泻等症状,未予重视,此后腹胀进行性加重,并出现进食困难,遂至我院门诊就诊,考虑为胃癌。2019年11月17日行胃癌姑息性切除术,术后病理示:a.胃窦中分化腺癌,癌组织浸润胃壁全层。b.上、下切缘未见癌浸润。c.肿物旁淋巴结未见癌转移。术后查相关抗原五项示:CA19-935.21U/mL,CA12582.0 U/mL,CEA 215.58μg/L。结合患者病情,评估患者体能状态,排除化疗禁忌后分别于2019年12月2日、12月23日行“多西他赛+替吉奥+恩度”方案化疗第1程、第2程。2019年12月30日复查上腹部CT示:胃癌姑息性切除术后改变,残胃及吻合口未见明显异常,肝脏多发转移瘤。此后于2020年1月13日行“多西他赛+替吉奥+恩度”方案化疗第3程。1月14日患者出现心率缓慢,考虑为恩度的心肌毒性反应,立即停用恩度,予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近1周来患者腹中冷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明显,为求中医治疗来我院就诊。
刻下症:腹中冷痛,食后胀满,畏寒肢冷,面色晄白,面浮肢肿,肢倦乏力,腰膝酸软,大便稀溏,小便不利,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详见彩插4-3),脉沉细弱。
图4-3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
专科检查: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欠佳,神清,对答切题。腹稍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明显包块,腹部叩诊浊音,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3次/分。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2019年11月22日术后病理:a.胃窦中分化腺癌,癌组织浸润胃壁全层。b.上、下切缘未见癌浸润。c.肿物旁淋巴结未见癌转移。肿标:CA19-92635.21U/mL,CA12582.0 U/mL,CEA 215.58μg/L。
图4-4 术前2019年11月15日腹部CT
图4-5 术后2019年11月18日腹部CT
诊断:
西医:胃窦中分化腺癌。
肝脏继发恶性肿瘤。
中医:胃积(脾肾阳虚证)。
辨证分析:患者年老,肝肾不足,故见腰膝酸软,肢倦乏力;阳虚则寒,故见腹中冷痛,畏寒肢冷,面色晄白,大便稀溏;脾虚则运化失司,故见小便不利,证属脾肾阳虚,舌脉象亦为佐证。
治法:益气健脾,温肾壮阳。
处方:桂附理中汤加减。
方药组成:附片15g(先煎3小时)、肉桂10g、党参20g、白术20g、茯苓30g、山药30g、补骨脂10g、巴戟天10g、黄芪30g、熟地黄30g、泽泻10g、牡丹皮10g、甘草5g。7剂,水煎,饭后温服,2日/剂,3次/日。
2020年2月3日复诊:服上方7剂后诸症稍减,水肿减轻,纳食好转,二便调,但仍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上方加仙茅10g、淫羊藿10g温肾补阳。
此后患者坚持每2周门诊复诊,中药治疗以温肾健脾为法进行加减,同时予替吉奥胶囊口服治疗。
2020年8月24日复查上腹部CT提示肝转移瘤较前进展,改用“伊立替康+卡铂+贝伐珠单抗”方案。12月23日复查CT提示肝左右叶及尾叶多发转移瘤较前缩小,肿瘤控制良好。
案语
该患者经手术、化疗治疗后,正气严重耗损,出现脾肾阳虚。桂附理中汤始源于《伤寒论》,以理中汤为基础加入肉桂、制附子而来,功能以健脾补气,温中除寒为主。方中附子药性大热纯阳,补阳助火、回阳救逆之力雄厚,功善补脏器阳气,脾阳、肾阳得附片充养,则水液代谢得以恢复。肉桂功善温补肾阳,散寒止痛,肾阳得肉桂资助而渐旺,火旺暖土,土暖则土气健运,为“益火补土法”之微见。党参甘温进脾,补中益气;白术功善补脾土之气,土气得旺,则中土输转有力,水谷得以运化,水液得以濡养脏腑。中土得健,则万物生化,升清有权,气血有源,精神得助。甘草善调和诸药,并非可有可无,在补虚、健中、益肺等方面有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熟地黄、山药滋补肝肾脾三脏之阴,阴阳相生,刚柔相济,使肾之元气生化无穷;再以泽泻、茯苓利水渗湿,牡丹皮擅入血分,伍肉桂可调血分之滞。诸药合用,温暖中焦,兼温下焦,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阳振奋,气化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