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
患者刘某,女,57岁,2020年9月3日初诊。
主诉:胸闷气短2月,肺腺癌化疗后1月。
现病史:2020年07月26日,患者因颜面、头颈部肿胀伴胸闷气短咳嗽1周住我院,胸部CT示右肺上叶前段团片状占位性病灶(8cm×3.8cm)并纵膈内见肿大淋巴结、右侧胸腔积液,心包少量积液,8月4日纤支镜下取材活检示腺癌,8月10日基因检测示KRAS(Exon-2)突变,PD-L1表达80%,行左侧胸腔积液引流1700mL淡黄色积液、送检病理液基细胞学检到肿瘤细胞,予呋塞米利尿、静滴地塞米松抑制炎症反应。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免疫治疗和放疗,2020年8月13日行贝伐珠单抗+AP治疗,出现轻度消化道反应,予抑酸止吐后缓解。治疗结束后肿胀、咳喘均明显减轻。1周来,再发活动后胸闷气短、颜面颈部肿胀而入院。
刻下症:活动后胸闷气短,颜面颈部肿胀,右侧胸部间歇性闷痛并放射至右肩部,咳嗽、咯少量白痰,腰背隐痛,乏力,夜尿频多,大便稍干,纳可,眠稍差。舌质淡嫩苔薄白,脉弦细。
诊断:
西医:右肺上叶腺癌(T4N2M1 Ⅳ期)KRAS突变,PDL1高表达并上腔静脉综合征。
上腔静脉及左头臂静脉血栓形成。
恶性胸腔积液。
轻度癌性疼痛。
中医:肺癌病-气虚痰滞证。
治则:益气健脾,散结消肿。
处方:加味香砂六君汤加减。
方药组成:茯苓20g、白术15g、法半夏6g、砂仁15g、肉桂10g、党参30g、炙甘草10g、黄柏10g、细辛6g、猪苓10g、泽泻10g。8剂,开水100mL冲服,每日一剂。
2020年10月7日二诊,患者诉服上方后,咳喘减轻,水肿明显消退,乏力改善,余症同前,继续守上方服8剂。
案语
患者嗜烟酒多年,烟毒内蕴,痰湿内生,加之年近六旬,脏腑功能减退,内生之痰湿久而不化,郁结于肺而成积,辨病属肺癌病范畴。痰湿内蕴于肺,肺失宣肃,则咳嗽,咯白痰,痰湿阻滞经络则右侧胸部间歇性闷痛、腰背偶隐痛;脾主四肢,痰湿困脾则四肢乏力;痰饮不化积于颈部,津液代谢失调则见颜面、颈部浮肿。结合舌脉象,辨证为气虚痰滞证。本病病位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病性属虚实夹杂。予加味香砂六君汤加减益气健脾,散结消肿。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四药合用以益气健脾;法半夏、砂仁理气燥湿化痰;肉桂补火助阳;细辛通窍止痛;黄柏燥湿;泽泻、猪苓两药合用利水渗湿。全方诸药合用,起健脾益气,行气祛湿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