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医证型研究
2025年08月10日
5.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医证型研究
王广[7]等通过分析病例,将本病分为5个证型:脾肾亏虚证、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外感温热证。外感温热证暂不属于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发热患者,结合西医研究属于细菌、病毒等感染的发热病例。牛晓芳[8]将探析的73例肺癌化疗患者的中医证型分为:脾胃不和兼肝肾阴虚、脾胃不和兼痰湿内阻、气血两虚、脾胃不和。王双[9]对化疗后100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脾肾虚损证发生率最高。杨洁[10]通过分析125例骨髓抑制期的患者,分为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心脾两虚证4型。田劭丹、董青[11]等结合化疗后临床症状,认为脾肾阳虚证、肾精亏虚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为其主要证型。李英麟[12]等通过临床病例样本分析,发现其大体可分为气血两亏、气阴两虚、脾肾阳虚三种证型,最常出现的证型是脾肾阳虚。白玉盛[13]等人发现,对于不同阶段的骨髓抑制,其中医证型是变化的,其中早期为脾胃气虚、脾气虚兼胃阴虚,后期多变现脾肾气(阳)虚、肺胃阴虚、肝肾阴虚。刘清源[14]等收集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99例,发现各证型中肝肾阴虚证约35.4%,气血两虚证约24.2%,肝郁脾虚证约22.2%,痰湿内蕴证约18.2%。上述可见,多数的现代临床医家认为,化疗后骨髓抑制中医证型主要论述中医病理生理变化均涉及脾肾,脾肾亏虚证是辨证分型最为多见的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