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付某某,女,68岁,已婚

1.患者付某某,女,68岁,已婚

主诉:阵发性咳嗽、咽痒即咳,有少量黏白痰。

现病史:2016年10月,患者因发现“右侧乳腺肿物半年”,至云南省肿瘤医院就诊。2016年11月21日,患者在该院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检示:浸润性癌,见脉管癌栓,腋窝淋巴结(0/15),ER(+90%),PR(+80%),Her2(2+),ki-67(+10%)。2016年11月、12月在肿瘤医院行多西紫杉醇+环磷酰胺辅助化疗2程,因第二周期化疗后出现肝功能损伤,遂自行终止治疗。2019年中秋节前后,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咳嗽伴胸背疼痛,口服可待因、阿莫西林无缓解。2020年2月8日我院胸部CT示:双肺散在结节(转移性肿瘤,大者约26mm)性质待定,右肺散在感染,部分间质性改变;纵膈内多发肿瘤淋巴结,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右肺部分肋骨骨质破坏(转移性肿瘤?)。2020年2月19日肿瘤医院检查:HER2基因未扩增。2020年2月26日住我科行多西他赛单药化。2020年3月18日复查CA12576.81(U/mL)↑,CA15-325.06(U/mL)↑;与前比较无明显下降,胸腔积水彩超提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行胸腔穿刺引流术后3月21日行TX方案化疗,并行胸腔灌注化疗,治疗后患者咳嗽、咯痰等症明显减轻。2020年4月16日、5月21日行TX化疗2次(剂量用法同上),5月28日发热,血细胞分析白细胞0.65(109/L)↓,中性细胞数0.15(109/L)↓示粒细胞缺乏,4。骨髓抑制,予C-GSF后白细胞基本恢复正常,咳嗽、咯痰减轻。2020年8月14日,患者因再发咳嗽、胸闷、气短住我科,B超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前后径8.3cm,上下径7.5cm,透声差,见分隔)。2020年8月17日再次行右侧胸腔穿刺置管引流,送检液基薄层查见少量明显异型细胞,结合病史及免疫组化标记支持乳腺浸润导管癌。术后咳嗽、胸闷明显减轻,但仍干咳。2020年8月17日复查胸部CT平扫+增强示“双肺散在结节影(最大者位于右肺下叶,直径约7.3cm)转移性肿瘤与2020年5月20日片比较病灶有所增大,肝左叶外侧段包膜下团块影,考虑转移。评估疾病PD,改予AC化疗。

刻下症:阵发性剧咳、咽痒即咳,咯少量黏白痰,晨起遇寒或进食、运动后加重伴轻微胸闷,咳时伴前胸后背牵引痛,肩颈腰背部酸痛,需口服布洛芬缓释片方能缓解,活动后汗出,渴欲饮温水,下肢萎软无力。无发热、盗汗,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大便干结,1至2日一行,小便正常。自发病以来,病人精神、体力状态欠佳,食欲差,睡眠情况差。

诊断:

西医:右乳腺恶性肿瘤(rT2NxM1Ⅳ期)。

广泛转移性恶性肿瘤:a.双肺继发恶性肿瘤;b.骨继发恶性肿瘤(锁骨、肋骨);c.胸膜继发恶性肿瘤可能。

恶性胸腔积液。

肝左叶占位性,转移。

化疗后骨髓抑制。

中医:乳癌病-气血亏虚,邪毒内陷证。

从乳癌本病而言,根据诊疗方案辨证为气血两虚、邪毒内陷证,治以益气养血、解毒散结为法,方选香贝养荣汤加减。但患者目前以咳嗽为主要、突出表现,急则治其标,拟予麻辛附子汤合补肺汤加减。

具体处方:制附子10g、蜜麻黄15g、细辛6g、茯苓30g、芥子10g、黄芪30g、僵蚕10g、地龙15g、青礞石15g、姜厚朴10g、麦冬15g、木蝴蝶10g、蜜桑白皮6g、刺蒺藜20g、防风15g。

图18-1

案语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该患者发病时已年过六旬,肾气已衰,天癸已竭,冲任二脉虚衰。该患者疾病断续治疗四年,肾阴、肾阳转化无力,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处于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患者以咳嗽为主要、突出表现,咳嗽特点为咽痒剧咳、痰少色白,遇寒或进食、运动后加重伴,咳时伴前胸后背牵引痛,肩颈腰背部酸痛,渴欲饮温水伴下肢萎软无力。患者久病穷心肾。《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肾咳之状,咳则胸背相引而痛。”急则治其标,拟予麻辛附子汤加减。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太阳在表风寒之邪未解,而少阴里阳已虚,为太阳少阴两感为病。仲景提出兼顾之治疗法,温少阴之经,发太阳之汗。麻黄宣发阳气,治太阳之表热;附子温太阴之里;细辛既和附子散少阴里寒又助麻黄散表寒。方中又以甘平之茯苓重在健脾渗湿化痰,黄芪补气固表,调补脾肺。炒芥子、僵蚕温肺豁痰利气,又可用于乳痈、乳癌散结通络止痛;地龙平喘、利尿,方中重视虫类药物的功效特点。青礞石《本草经疏》:“礞石禀石中刚猛之性,体重而降,能消一切积聚痰结,消积滞,坠痰涎,诚为要药。”木蝴蝶、桑白皮、刺蒺藜利咽泻肺止咳。全方解表里之寒、豁痰止咳、健脾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