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黄某某,女,50岁,已婚

2.患者黄某某,女,50岁,已婚

主诉:腰背部反复隐痛不适。

现病史:2003年6月,患者无意中发现右侧腹部肿物、阴道异常出血1周。2003年6月28日,患者就诊于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经腹腔积液检查、明确病理检查为:卵巢浆液细胞恶性肿瘤。随后患者在该院行“子宫、附件、大网膜”清扫术(具体术势不详)。2003年8月开始于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行化疗8程:前四程为紫杉醇(静脉化疗)+卡铂(腹腔灌注);后四程为紫杉醇+卡铂静脉化疗。2005年8月为末次化疗时间。其后患者定期复查,病情平稳。2018年底,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不适、伴压痛。2019年,患者至云南省第三医院疼痛科就诊,该院考虑诊断为“筋膜炎”,予相关治疗后,患者症状仍未缓解。2019年,患者在体检中发现肿瘤标记物CA125异常升高。但MRI、肠镜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病灶。2020年,患者因腰部压迫时伴麻木感,行B超检查发现腰部肌肉占位性病变,随后至云大医院行PET-CT检查。肿瘤医院行腰部占位穿刺活检(共行两次穿刺),活检结果提示:恶性细胞、卵巢来源(未见回报单)。2020年12月开始在肿瘤医院妇瘤科行化疗,方案如下:紫杉醇+卡铂化疗两程(剂量不详)。其后因肿瘤标记物下降不理想,调整方案为白蛋白紫杉醇+卡铂两程(剂量不详)。随后患者考虑治疗费用,拒绝行白蛋白紫杉醇化疗,继续予紫杉醇+卡铂化疗一程(剂量不详),第6程化疗调整为:贝伐珠单抗+紫杉醇+卡铂。2021年3月,患者至上海某肿瘤医院行腰部病灶海扶刀治疗两次。2021年8月13日给尼拉帕利200mg口服qd维持治疗。今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

刻下症:腰背部反复隐痛不适,时有牵涉至腹部,按压后不适感可缓解,伴乏力,四肢无麻木、牵扯痛,活动受限,无咳嗽咳痰、发热、头晕、头痛、心慌心悸、恶心呕吐、阴道出血等不适,纳眠尚可,二便正常。舌暗淡,苔黄腻,脉沉弱。

诊断:

西医:卵巢浆液细胞恶性肿瘤减灭术后化疗后、复发。

中医:卵巢癌(气虚痰湿,瘀毒内阻)。

治则:益气补肾,活血解毒。

一诊方药组成:黄芪50g、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0g、生地黄15g、菟丝子15g、山药15g、泽泻15、山茱萸15g、赤芍15g、虎杖15g、苍术15g、丹参15g、桃仁10g、红花10g、牛膝10g。

2021年12月二诊:患者仍感腰部隐痛时有发作,纳眠尚可,二便正常,舌暗淡,苔黄腻,脉沉弱。二诊方药组成:酒黄连5g、陈皮30g、茯苓30g、竹茹5g、法半夏20g、胆南星20g、石菖蒲15g、桂枝15g、桃仁15g、赤芍30g、牡丹皮20g、小茴香5g、没药10g、当归20g、川楝子15g、乌梢蛇20g、醋柴胡30g、甘草5g。

12剂,上方诸药600mL温水泡40分钟,煮沸15分钟,取汁200mL,再加温水200mL,煎汁200mL,两煎混匀,分三次服用,两日一剂。

案语

一诊中体现出对卵巢癌的基本病因病机认识——以脾肾两虚为脏腑之本虚;而痰浊、瘀血为博结之邪气。故方中以重用黄芪补气升阳、生津养血、行滞通痹,辅以少量党参、茯苓、白术加强健脾益气之功;菟丝子、山药、山茱萸皆甘温、暖肾。再以赤芍、泽泻、虎杖、丹参、桃仁、红花、牛膝活血泄浊。

二诊中患者仍感腰痛,方中黄连、竹茹、法半夏、胆南星清热燥湿化痰,陈皮、茯苓健脾益气,石菖蒲醒脾化湿,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桃仁、赤芍、没药、乌梢蛇、牡丹皮活血通络止痛,小茴香温中化气止痛,当归活血补血,川楝子、柴胡疏肝理气,甘草调和诸药。根据患者腰痛症状,结合腰肌转移病史,予华蟾素胶囊解毒散结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