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王某某,女,75岁,已婚,2021年12月17日初诊

2.患者王某某,女,75岁,已婚,2021年12月17日初诊

主诉:腹部间歇胀痛3月,发现胰腺占位半月。

现病史:患者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胀痛,2021年11月下旬至当地县人民医院就诊,行上腹部MRI增强扫描提示“胰头及钩突区占位性病变,并胰管梗阻扩大”,未予特殊处理,今为求进一步诊疗至我院就诊。

刻下症:间歇性腹部胀痛,恶心,食欲缺乏,餐后腹痛、恶心加重,乏力,眠差,口干思饮,大便干结、2日一行,小便正常。

专科检查:一般情况稍差,神清,对答切题。心、肺(-)。全腹软,未扪及包块,脐左右两侧中腹部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分。双下肢轻度非凹陷性水肿。舌红无苔,舌体干燥无津,脉虚缓。

诊断:

西医:胰头恶性肿瘤。

中医:胰癌病(肝阴亏损证)。

治则:养阴涵木,消癥散结。

处方:一贯煎合生脉饮加减。

方药组成:醋柴胡15g、枸杞子10g、麦冬15g、生地黄15g、南沙参15g、当归15g、陈皮15g、黄芩10g、炒川楝子15g、半枝莲10g、芒硝6g、茯苓20g、炒枳壳10g、焦山楂9g、炙甘草8g。中药配方颗粒4剂,开水冲服,饭后服用,1剂/日,3次/日。

服上方后,患者恶心、腹痛症状明显好转,但餐后仍有腹胀,大便每日1次,小便正常。舌红无苔,舌体干燥,津较前增多,脉虚缓。予上方去半枝莲,加重楼10g、全蝎10g,再予7剂,服用后诸症均明显好转。

案语

患者由于湿热交蒸,热毒内蕴,阴津受损,则口干思饮、大便干结;肝气失畅,故腹胀痛不舒;舌红无苔,舌体干燥无津,脉虚缓为阴津受损、亏耗之象。予一贯煎合生脉饮加减,方中生地、枸杞子滋养肝肾之阴;当归补血养肝,与生地黄助枸杞子补肝阴,养肝血;南沙参、麦冬和养胃阴;醋柴胡、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使前药滋而不腻,补而不滞;黄芩、半枝莲清热解毒;陈皮、枳壳行气宽中;山楂消积散瘀;芒硝润燥软坚,通便,全方共奏养阴涵木,消癥散结之功,以柔肝而代疏肝,使肝肾之阴得以复,肝气之郁得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