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学病因病机

2.西医学病因病机

(1)胰腺癌发病因素

胰腺作为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和外分泌器官,其恶性病变与生活方式及体内外环境改变息息相关。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根据当前证据,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和肥胖,其他强烈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家族史、饮酒等。

①吸烟

吸烟依旧是胰腺癌最明确、最常见且可控可预防的危险因素。一项研究通过研究人群吸烟率和吸烟者罹患胰腺癌的风险发现,有20%~25%的胰腺癌可以归因于吸烟[4]。一项大规模的胰腺癌全基因组研究[5]对欧洲人种进行了胰腺癌全基因组吸烟交互作用分析,确定了2号染色体(2q21.3)上的一个易感基因位点,该基因位点与吸烟者的患癌风险增加相关,并表明从不吸烟者的患病风险更低。

②糖尿病、肥胖和慢性胰腺炎

大量的流行病学证据显示,肥胖和糖尿病可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糖尿病主要通过葡萄糖及胰岛素抵抗的异常代谢作用促进胰腺癌的发病。一项纳入1499627例胰腺癌高危患者的长达10年的队列研究[6]发现,与没有糖尿病的患者相比,病程≤1年的新发糖尿病患者,其患胰腺癌的风险增加了近7倍。目前慢性胰腺炎导致胰腺癌发生的机制尚未清楚,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能由于炎症机制对胰腺炎和胰腺基质中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浸润的共同作用所致。

③其他危险因素

饮酒是胰腺癌的第二个危险因素,饮酒会使患胰腺癌的风险增加60%。酒精能促进胰腺癌发生的原因是酒精反复刺激胰腺组织,导致胰腺发展为慢性炎症从而进展为胰腺癌,而另一原因是酒精为致癌物进入胰腺组织创造有利条件,使得致癌物进入损伤的胰腺组织诱发胰腺癌。胰腺癌在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患者在30岁前确诊极为罕见,新确诊患者90%年龄在55岁以上,大部分在70~80岁。发病高峰的年龄因国家而异,饮酒、饮食及其他生活方式也与胰腺癌相关。研究表明,有胰腺癌家族风险因素的人群患病的风险比没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群高9倍,如果有3个或更多一级亲属被诊断为胰腺癌,这一风险将增加到32倍。长期暴露于有潜在危险化学品的环境中,胰腺癌的发生率也会明显提高。

(2)胰腺癌病理

大多数胰腺癌起源于胰腺上皮内瘤变,而后逐步获得基因突变而发展成为胰腺癌。较常见的基因突变包括KRAS、TP53、P16/CDKN2A和SMAD4突变。胰腺癌的组织类型以导管腺癌最为常见,约占90%。大约70%的导管腺癌位于胰头部。肿瘤质地硬,边界不清,多为灰黄或灰白色,切面可有沙粒感。肿瘤周围有比较明显的间质增生和纤维化,并可伴有慢性胰腺炎的表现,这可能与肿瘤阻塞了周围的胰腺导管有关。黏液性非囊性癌(胶样癌)、印戒细胞癌、腺鳞癌、未分化癌、巨细胞癌及肉瘤样癌常被认为是导管腺癌的变异体。其他少见的类型还有腺泡细胞癌、胰胚细胞癌等。

胰腺癌在确诊时,癌或肿瘤直径往往已达到3cm以上,并常有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肿瘤可沿胰管或胰内淋巴管扩散,在胰内也可能存在多个癌中心。胰体尾部的癌或肿瘤在发现时往往体积更大,且远处转移更为多见。胰腺癌对周围血管、淋巴结、神经和周围器官的侵犯较为常见,早期即可出现淋巴转移以及肠系膜上血管、门静脉、肝动脉、腹腔干的侵犯,中晚期时可累及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多数病变在早期就有周围器官的累及,如胆管下段受累、受压,出现梗阻性黄疸,病变也可累及十二指肠、胃、脾、空肠、横结肠、肾、肾上腺等。此外,胰腺癌的嗜神经生长也是其重要的生物学特性,肿瘤往往会因侵犯周围神经丛,而导致腹痛和背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