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西医学病机

2.胃癌西医学病机

胃癌是由环境因素、一般性和特异性遗传变异的积累引起的。虽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各种遗传变异导致胃癌的发生和进展,但胃癌的潜在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澄清。

(1)区域环境和饮食、生活因素

胃癌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在中国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南部地区。长期食用薰衣草和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癌的发病率较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的含量有关;吸烟者的胃癌风险高于不吸烟者50%。

(2)幽门螺杆菌感染

我国成人胃癌高发区HP感染率在60%以上。幽门螺杆菌可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和亚硝胺致癌;HP胃黏膜慢性炎症和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幽门螺杆菌的毒性产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胃癌患者CAGA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人。

(3)癌前病变

胃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切除术后的残余胃。这些病变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并可能转化为癌症。癌前病变是指胃黏膜病理组织的变化,容易癌变,是从良性上皮组织到癌症过程中的交界性病理变化。胃黏膜上皮的异常增生属于癌前病变。根据细胞的异常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有时很难区分严重的异常增生和分化良好的早期胃癌。

(4)遗传和基因

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与胃癌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的胃癌发病率是对照组的4倍。胃癌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的发展过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基因和转移基因的变化,基因变化的形式也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