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1)辨证分型
①肺脾气虚证
证候: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腹胀纳呆,浮肿便溏。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或白腻,脉沉细。
治法:健脾补肺,益气化痰。
处方:六君子汤。
方药组成: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半夏、陈皮、桔梗、川贝母、杏仁、白蔹、皂角刺。
加减:痰湿较重,痰多稠厚,胸闷脘痞,苔白腻,加苍术、厚朴、白芥子、紫苏子;寒痰较重,痰黏白如沫,怕冷,加干姜、细辛;咳嗽痰白,气喘,汗出肢冷,舌质淡苔白,脉沉细,用苏子降气汤加黄芪、党参、山茱萸、附子、紫石英、沉香。
②瘀毒阻肺证
证候:阵发性呛咳,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夹血,胸闷气憋,或不同程度的胸痛,痛有定处,如锥如刺,口唇紫黯,口干少饮,大便燥结。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苔薄,脉细弦或细涩。
治法:行气活血,解毒消结。
处方:血府逐瘀汤。
方药组成: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熟地黄、柴胡、桔模、枳壳、牛膝、甘草、石上柏、龙葵、白花蛇舌草。
加减:痰中夹血或咯血,去桃仁、红花,加蒲黄、三七粉、藕节、仙鹤草、茜草根;瘀毒化热,耗伤津液,口干舌燥,大便燥结,加生地黄、玄参、麦冬、北沙参、知母;食少,乏力,气短,加黄芪、党参、白术。
③痰热阻肺证
证候:咳嗽气促,痰多,痰黄黏稠,咯吐不爽,或吐血痰,胸闷气憋,发热。舌质红,苔厚腻,或黄,脉弦滑或兼数。
治法:清热肃肺,化痰散结。
处方:清金化痰汤。
方药组成:桑白皮、黄芩、浙贝母知母、金荞麦、鱼腥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陈皮、茯苓、生薏苡仁、杏仁、瓜蒌。
加减:痰热甚,加天竺黄、竹茹、竹沥;咳逆便秘,配葶苈子、大黄;痰热伤津,加沙参、川贝母、天花粉。
④阴虚毒热证
证候:呛咳无痰或少痰,痰中带血,甚则咯血不止,胸闷灼痛,低热甚或壮热不退,盗汗,口渴,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或苔少,脉细数或数大。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散结。
处方: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方药组成:沙参、玉竹、麦冬、桑叶、天花粉、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白扁豆、甘草、石上柏、石见穿、延胡索。
加减:咯血不止,加生地黄、白茅根、仙鹤草、茜根;大便干结,加瓜蒌仁、桃仁;低热盗汗明显,加地骨皮、白薇、五味子。
⑤气阴两虚证
证候:咳嗽,咳声低弱,痰稀而黏,或痰中带血,喘促气短。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自汗恶风,或有盗汗,口干,大便燥结。舌质红或淡红,苔薄或少苔,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阴,佐以解毒。
处方:生脉饮合百合固金汤。
方药组成:生黄芪、人参、北沙参、麦冬、百合、五味子、天冬、玄参、藤梨根、白花蛇舌草、干蟾皮。
加减:咯痰不利,痰少而黏,加贝母、百部、杏仁;肺肾同病,阴损及阳,阳气虚衰,加淫羊藿、仙茅、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
(2)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所在
分清非小细胞肺癌的辨证分型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12]。2011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了肺癌诊疗方案,将肺癌分为肺脾气虚证、肺阴虚证、气滞血瘀证、痰热阻肺证、气阴两虚证5型,规范了肺癌的辨证分型,5种分型中有3种体现为虚证[13]。范忠泽[14]将肺癌分为阴虚内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脾虚痰湿和气滞血瘀5种证型,并认为其中气阴两虚和阴虚内热两种证候最为常见。蒋益兰将肺癌证候的辨证分型分为气阴两虚、瘀毒内结证,阴虚内热、瘀毒内结证,脾虚痰湿、瘀毒内结证,肾阳亏虚、瘀毒内结证,气滞血瘀、瘀毒内结证5种证型,意在表明所有肺癌均有瘀毒内结症状,并认为气阴两虚、瘀毒内结证为其中最主要证型[15]。王少墨等[16]通过建立数据库分析388例原发性肺癌的中医证型,得出发病率较高的辨证分型依次为:肺阴虚、肺气虚、脾气虚、肾阴虚、肾气虚和瘀阻肺络等,发病率较高的前5种证型均为虚证,且以气虚为主。杨小兵等[17]通过对20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得出气虚痰湿型患者占158例,比例高达76.3%,次常见证型为气阴两虚证,共19例,占统计总数的9.2%。孙桂芝根据肺癌的临床表现并结合自身经验,将其分为阴虚内热、气虚痰阻、气血瘀滞和肺肾两虚4种常见证型[18]。有学者将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型与西医临床分期结合研究,得出早、中期患者以气虚为主,晚期患者则大多表现为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韩丹等通过对861例原发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与西医临床分期进行研究,得出Ⅰ、Ⅱ期患者大多表现为肺气虚,Ⅲ、Ⅳ期患者则以气阴两虚为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