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徐某,男,79岁,2020年2月26日初诊

2.患者徐某,男,79岁,2020年2月26日初诊

主诉:左髋部疼痛2月余,确诊前列腺恶性肿瘤9天。

现病史:患者于2019年12月底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时左髋部疼痛,无下肢放射痛。2020年2月5日当地医院MRI示:左侧髋臼、股骨头、耻骨及右侧髋臼异常信号影,考虑骨转移瘤可能性大;前列腺体积及信号异常,盆壁多发淋巴结肿大,考虑前列腺肿瘤。2月17日于该医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示:(左叶、右叶下)前列腺癌。此后行化疗治疗(具体不详)。化疗后患者感尿频尿急加重,大便不畅,现为求中医治疗来我院门诊就诊。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

刻下症:尿频尿急,伴有灼热感,偶有尿痛,小腹胀满,食欲减退,大便不畅,里急后重,口干口苦,腰酸肢痛,左髋痛甚,舌质红,苔黄腻(详见彩插3-2),脉滑数。

图3-2

专科检查:神清,查体合作,对答切题。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明显包块,腹部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直肠指诊前列腺呈饱满、增大、质地柔软,轻压痛。外生殖器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2020年2月5日MRI示:左侧髋臼、股骨头、耻骨及右侧髋臼异常信号影,考虑骨转移瘤可能性大;前列腺体积及信号异常,盆壁多发淋巴结肿大,考虑前列腺肿瘤。2月17日前列腺穿刺活检示:(左叶、右叶下)前列腺腺癌。

诊断:

西医:前列腺腺癌。

骨继发恶性肿瘤。

中医:积聚(湿热蕴积证)。

中医治则:利湿清热,散结通水。

处方:八正散加减。

方药组成:车前子15g(包煎)、瞿麦10g、扁蓄20g、滑石5g、山栀子10g、木通5g、大黄5g、甘草5g。7剂,水煎,饭后温服,2日/剂,3次/日。

2020年3月11日复诊:服上方7剂后左髋部疼痛减轻,尿频尿急有所改善,已无尿痛,大便调,但纳食仍差,小腹胀满。于上方基础上加焦山楂15g、炒鸡内金10g健脾消食。

此后患者坚持每2周前来复诊,症状逐渐减轻,以清热利湿为法服药100余剂。

辅助检查:2020年11月4日SPECT:a.前列腺化疗后,相应部位未见明显恶性肿瘤征象。b.盆腔内未见明显淋巴结转移征象。c.左侧髂骨、双侧髋臼、左侧耻骨联合及左侧坐骨支多发成骨性骨转移。d.肝右叶见多个低密度影,部分病灶代谢增高,多考虑为肝内多发转移。下腹MRI示:前列腺左侧外周带见一小结节影,大小约1cm,符合前列腺癌,侵犯左侧精囊;双侧髋臼、左侧髂骨、坐骨、耻骨、股骨头骨转移。

案语

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味,以致湿热蕴结脾胃,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故见食欲减退、小腹胀满、口干口苦;湿热下注则见尿频尿急,大便不畅,里急后重,证属湿热蕴积,舌脉象亦为佐证。四诊合参,治以利湿清热,散结通水为法,予八正散加减。八正散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效,主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临床常用于治疗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肾盂肾炎、术后或产后尿潴留等属湿热下注者。方中滑石、木通为君药。滑石善能滑利窍道,清热渗湿,利水通淋,《药品化义》谓之“体滑主利窍,味淡主渗热”;木通上清心火,下利湿热,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扁蓄、瞿麦、车前子为臣,三者均为清热利水通淋之常用品。佐以山栀子仁清泄三焦,通利水道,以增强君、臣药清热利水通淋之功;大黄荡涤邪热,并能使湿热从大便而去。甘草调和诸药,兼能清热、缓急止痛,为使药[1]。全方共奏利湿清热,散结通水之功。服上方7剂后患者素左髋部疼痛减轻,尿频尿急有所改善,已无尿痛,大便调,但纳食仍差,小腹胀满。于上方基础上加焦山楂15g、炒鸡内金10g健脾消食和胃,服药后患者症状逐渐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