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李某,女,76岁,2020年09月30日初诊
主诉:间断发热7月,淋巴瘤化疗后9天,乏力1天。
现病史:2020年2月25日,患者无意中发现左侧颈部无痛性肿大淋巴结1枚,受凉出现咳嗽、咯少量白色清痰、夜间咯痰偶带血丝,午后及夜间出现发热、盗汗,体温波动在37.2~38℃,遂至经开区人民医院就诊,输注头孢类抗生素(具体不详)后咳嗽缓解,体温降至正常,但颈部淋巴结缓慢长大。同年6月,患者消瘦,双颈部淋巴结肿大。2020年07月至肿瘤医院就诊,PET-CT示全身多发高代谢淋巴结,恶性病变(淋巴瘤)可能性大。2020年09月21日再次发热,行左颈深淋巴结组织病检并两次免疫组化结果,支持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符合T细胞性淋巴瘤,倾向NK/T细胞淋巴瘤。2020年09月21日行CHOP方案(CTX 1.2g d1、THP 40mg d1~d2、PDN 40mg d1-7、VCR2mg dl)化疗,化疗期间患者无恶心、呕吐、血尿等,化疗后体温降至正常。出院后的9月23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口腔溃疡伴吞咽困难,仅能进食流质,未予特殊处理,今晨因发热37.6℃至社区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0.94(109/L)↓,中性细胞绝对值0.02(109/L)↓,今为系统治疗,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收入院。
刻下症: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8.1℃,全身酸软乏力,头项颈肩腰背四肢酸痛,口腔溃疡、咽痛、吞咽困难、仅能进食流质饮食,偶干咳无痰,中上腹持续性牵涉样隐痛,疼痛影响睡眠,心前区阵发性刺痛,持续时间短,可自行缓解。尚无发热、牙龈出血、便血、血尿、恶心、呕吐,纳可眠差,尿少色黄,昨晨解黄色稀便1次。发病以来,体重下降约14kg。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数。
诊断:
西医:非霍奇金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Ⅳ期化疗后。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化疗后骨髓抑制:a.血小板减少;b.轻度贫血;c.白细胞减少4°。
支气管扩张(症)。
胆汁型肝硬化。
高血压2级。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药物性黏膜炎(口腔)。
慢性胃炎。
中医:虚劳病-气血亏虚,毒滞难化证。
治则:寒热平调、补脾胃泻阴火。
处方:甘草泻心汤加减。
方药组成:炙甘草15g、酒黄芩9g、干姜6g、法半夏9g、大枣12g、酒黄连6g、炒蜂房6g、天冬10g、熟地黄10g、党参10g。4剂,开水100mL冲服每次一格,3次/日,1日/剂。
2020年10月5日,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复查血象:白细胞1.04(109/L)↓,中性细胞数0.71(109/L)↓,淋巴细胞数0.22(109/L)↓,单核细胞0.08(109/L)↓,嗜酸性粒细胞0.01(109/L)↓,红细胞3.02(1012/L)↓,血红蛋白87(g/L)↓,血小板64(109/L)↓,手工PLT计数61(109/L)↓,手工WBC计数1.2(109/L)↓;白细胞计数较前恢复,且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继续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升高白细胞。
2020年10月7日,患者体温持续正常,精神好转,饮食增加,复查血细胞分析:白细胞2.38(109/L)↓,中性细胞数1.93(109/L)↓,红细胞2.97(1012/L)↓,血红蛋白85(g/L)↓,血小板116(109/L),手工WBC计数2.30(109/L)↓。
2020年10月8日,患者体温持续正常,已无腹痛,口腔溃疡明显减轻,无咽痛、吞咽困难,偶干咳无痰,无发热、牙龈出血、便血、血尿、恶心、呕吐,纳可眠差,尿少色黄,昨晨解黄色稀便1次。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逐渐解除。中药予以归芪柴芍六君汤配方颗粒健脾益气、疏肝理气。
方药组成:茯苓20g、白术15g、丁香9g、制吴茱萸10g、法半夏6g、木香10g、肉桂9g、党参30g、炙甘草10g、焦六神曲10g、当归20g、黄芪30g、白芍15g、北柴胡10g、大血藤10g、白附片9g。6剂,开水100mL冲服每次一格,3次/日,1剂/日。
案语
患者为老年女性,罹患淋巴瘤,首次CHOP化疗结束2天,2022年09月30日社区血象示Ⅳ。骨髓抑制并发热,入院后复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0.3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50(%)↓,中性细胞数0.02(109/L)↓,淋巴细胞数0.28(109/L)↓,单核细胞0.05(109/L)↓,嗜酸性粒细胞0.00(109/L)↓,嗜碱性粒细胞0.00(109/L),红细胞3.45(1012/L)↓,血红蛋白98(g/L)↓,超敏C-反应蛋白83.54(mg/L)↑,淀粉样蛋白(SAA)105.28(mg/L)↑。化疗(方案含免疫抑制剂)后目前粒缺并发热,血压较基础血压明显下降,予保护性隔离,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升白,缩短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降低感染概率;患者高龄,加之既往支气管扩张,根据NCCN指南,留取微生物培养后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0.5g(续静滴q8h)”广覆盖、降阶梯,适当补液扩容。患者发热,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退热,必要时加用抗真菌药物。患者目前口腔溃疡,饮食只能进流质,急则治其标,应首先治疗口腔溃疡。《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患者正虚不足以抗邪而罹患肿瘤,加上化疗药物为峻猛之剂攻邪破气,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造成机体全身多处正常细胞也被杀死,使机体正气更虚,而人身正气依赖中焦脾胃运化水谷而充养,故化疗药物损伤人体正气是通过损伤人体脾胃运化而来。脾胃气虚则生“阴火”“阴火”上冲头面发于口腔则成溃疡,脾胃气虚为本,口腔热毒为标,因此治疗过程中应以寒热平调、补脾胃泻阴火为法,方予甘草泻心汤加减。炙甘草用量为全方最重故为君药,和中补虚温补中焦脾胃“以土盖火”;《内经》:“阳土所生在君火,阴土所生在相火。”阳土即阳明胃,君火即心火,故方中用不用其他药物直折胃火,而用黄连清心火,也就是因为阳明胃火生于少阴心火,且五行之中木生火,故用黄芩清肝火,以绝心火之源,故黄连、黄芩二药合用清阳明之火为臣药;党参、干姜、大枣入太阴脾,太阴本湿而标阴,故太阴无热证,有热便是阴火,党参、干姜、大枣温中健脾以助太阴运化,脾主肌肉,口腔黏膜为消化道的一部分,为太阴脾所主,故可健脾生肌,促进溃疡的愈合;半夏将浊阴而消痞满,与黄连相配调胃肠、理气机;党参、干姜、大枣、半夏为合用温太阴湿土,诸药合用寒热平调恢复脾胃升降气机;天冬清肺降火滋阴、润燥止咳;熟地甘温味厚质润,滋养阴血。炒蜂房解毒护肝。故人参、干姜、大枣、半夏、炒蜂房、天冬、熟地黄为佐使药;全方共奏温补太阴脾气、清散阳明郁火、平调寒热补虚泻实之法。
2020年10月5日,患者白细胞计数较前恢复,且体温恢复正常,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继续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升高白细胞。2020年10月8日,患者体温持续正常,服甘草泻心汤加减后已无腹痛,口腔溃疡明显减轻,无咽痛、吞咽困难,偶干咳无痰,无发热、牙龈出血、便血、血尿、恶心、呕吐,纳可眠差,尿少色黄,昨晨解黄色稀便1次。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逐渐解除。中药予以归芪柴芍六君汤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重在健脾益气渗湿;又以柴胡辛开苦降、疏肝行气,白芍柔肝敛阴,二者配伍一散一收,重在疏肝柔肝,敛阴和营。半夏性辛散温燥,入脾胃经,取其和胃降逆,与党参合用,益中有散、降中有补;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为补血良药,补血活血;大血藤清热解毒;白附片甘温而补益阳气;制吴茱萸疏肝下气、燥湿,与肉桂合用可引火归元;丁香辛温,能散太阴寒湿,平厥阴胀气;木香辛温益胃、理气止痛;六神曲健脾暖胃消食。全方共奏健脾益气、疏肝理气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