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曾某某,女,49岁

1.患者曾某某,女,49岁

主诉:呛咳,咽痒。

现病史:2018年10月,患者在昆明市妇幼保健医院行双侧卵巢癌及子宫、大网膜切除术,术后病检:(左右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化疗5次,其中紫杉醇+卡铂3次,紫杉醇+洛铂2次,末次为2019年4月。2020年5月15日患者在省肿瘤医院复查CT示:盆腔多发占位,考虑卵巢癌复发。建议手术,但因患者体质较差无法手术。

刻下症:呛咳,咽痒,白天多于夜间,无咯痰,时有心悸,小腹隐痛不适,腰部酸痛,神疲乏力,纳眠差,二便调。舌边尖红,苔白腻,脉细数。

既往史:否认烟酒不良嗜好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辅助检查:2015年5月25日省肿瘤医院复查CA125:95.18KU/L,CA153:35.69KU/L,CA724:63.3KU/L,SCC:3.2μg/L。

诊断:

西医:双侧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减灭术后化疗后、复发。

中医:卵巢癌(气阴两虚,瘀毒内阻)。

治则:益气养阴,解毒散结。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20g、条参20g、白术20g、麦冬15g、茯苓15g、陈皮10g、砂仁10g、木香10g、蝉蜕20g、炒扁豆20g、山药20g、南方红豆杉12g(先煎)、桔梗15g、前胡15g、川贝10g(兑服)、炙罂粟壳6g、阿胶珠15g、炒知母15g、浙贝20g、生牡蛎60g(先煎)、炒麦芽30g、炒谷芽30g、炒鸡内金15g、甘草5g。

免煎剂:天龙2条、地龙20g、龙葵15g、梅花10g、八月札15g、绞股蓝30g、五味子15g。

汤药与免煎剂各5剂。

2020年7月3日二诊:患者自诉口服上方后咳嗽缓解,精神体力有好转,进食、睡眠改善,二便调。舌淡暗苔薄白,脉细弱。

2020年8月14日三诊:患者自诉已无咳嗽,精神体力好,但时感腹部、胃脘隐痛不适,胸口及手臂皮疹瘙痒,口苦,眠差,舌红齿痕苔白腻,脉细弱。患者身体皮疹、瘙痒明显,嘱加用透骨草、防风、地肤子、茵陈等祛风清热利湿止痒。

处方:沙参20g、条参20g、白术20g、麦冬15g、茯苓15g、陈皮10g、砂仁10g、木香10g、蝉蜕20g、炒扁豆20g、山药20g、南方红豆杉12g(先煎)、桔梗15g、前胡15g、川贝10g(兑服)、炙罂粟壳6g、阿胶珠15g、炒知母15g、浙贝20g、生牡蛎60g(先煎)、透骨草30g、防风15g、炒麦芽30g、炒谷芽30g、炒鸡内金15g、甘草5g。

免煎剂:天龙2条、地龙20g、龙葵15g、梅花10g、八月札15g、绞股蓝30g、五味子15g、茵陈15g、地肤子15g。

汤药与免煎剂各7剂。

案语

卵巢隶属胞宫范畴,位居下焦,易为阴邪所侵袭。或外感寒邪,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侵袭机体易致阻遏阳气之升发、气血之运行;反复发生,寒温失节,导致脏腑之气虚弱,癥瘕渐聚。或寒由内生,致寒客于胞宫经脉,阻滞气血运行,遂致瘀积胞宫,日久形成癥瘕。

本例患者为卵巢癌术后化疗后盆腔复发的病人,就诊之初主要表现为呛咳少痰、神疲乏力、心悸等气阴两虚的症状。治疗时选用“四君汤”为底方重在补肺养阴。臣药一方面用山药、扁豆、陈皮等药起到益气健脾行气,重视培补后天脾土,也兼具培土生金之意;另一方面用桔梗、前胡、川贝、浙贝、罂粟壳、阿胶珠诸药以理肺降气止咳。再者还针对其卵巢癌采用了红豆杉、天龙、地龙、龙葵、八月札等化瘀软坚散结解毒之品以加强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