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3.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古代医学并无非小细胞肺癌这一病名,但根据肺癌的临床表现将其归为“肺积”“咳嗽”等范畴。肺有“华盖”“娇脏”之称,为最易受邪之脏腑。肺主气,朝百脉,肺脏与全身脏腑经络联系最为密切,诸身之疾均易传变至肺,故肺气多虚。《医宗必读·积聚》载:“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正气虚损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一种,其以机体正气亏虚,脏腑功能亏损为基础,继而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等功能失职,气滞、血瘀、痰湿聚而为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曰:“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痰结、血瘀和毒聚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病理因素。痰瘀阻肺、肺失宣肃、气血失和导致痰瘀互结,久之则积聚成块。肺失宣降,脾失健运,水湿淫浸,内生痰饮,痰阻气滞,气滞血瘀,痰、瘀、气滞胶着成为有形之实邪。综上,非小细胞肺癌的病因当以虚证为主,兼加血瘀,痰、瘀、气滞之邪,故形成本虚标实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