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学病因病机

2.西医学病因病机

由于癌症恶病质的相关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影响因素繁多,客观评价恶病质非常困难,目前能详细阐明癌症恶病质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较少[1],从病理生理方面来看,癌症恶病质与能量代谢、炎症反应、脂肪及骨骼消耗等相关[2]。目前,国际上的研究侧重于食物摄入量减少与新陈代谢异常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并认为骨骼肌的进行性减少是患者功能障碍的关键[3]。迄今为止,尚没有医疗干预能完全逆转恶病质,也没有标准的药物治疗方案[4][5]。基于晚期癌症无法治愈的情况,当前大多数的治疗方案均属于姑息治疗。除营养支持、运动锻炼外,药物如改善食欲的肾上腺皮质类、类固醇类激素等,抗炎的蛋白酶抑制剂、核因子-κB抑制剂、炎性细胞因子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抗肌肉萎缩的Mstn抗体/抑制剂,抗激活素ⅡA受体的抗体等对改善癌症恶病质患者营养状态有一定的效果,但作用机制并不完全,不良反应较多,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着眼于中医药治疗[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