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因性失眠的中医病因病机
癌因性失眠属于中医不寐的范畴,不寐的病因主要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久病体虚等有关,导致心神失养,神不守舍。
癌症患者经过放化疗及手术之后多有胃肠道反应,影响到脾胃功能,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生化无源,不能濡养心神,而致不寐。脾胃运化功能失调,饮食不化,酿生湿浊,壅遏于中,日久化热,痰热上扰,胃气失和,而不能安寐。《素问·逆掉论篇》有“胃不和,而卧不安”之说。
情志也是引起不寐的重要原因之一,多数癌症患者在确诊之后多有思虑过度、惊恐不安、焦虑、抑郁情绪。肿瘤患者由于长期对于癌症的恐惧、担忧以及放化疗带来的副反应作用,影响肝气的疏泄功能,则可出现气机不畅,气血逆乱,使阳不潜阴,阴阳失交而不寐。或由五志过级,化火内炽,扰动心神而不寐,如《景岳全书·不寐》中云“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或因思虑过度,伤及心脾,阴血暗耗,神不守舍;或由暴受惊恐,导致心虚胆怯,神魄不安,夜不能寐,如《杂病源流犀烛·不寐》云“心胆俱怯,触事易惊,梦多不祥,虚烦不眠”。
肿瘤患者在经过西医的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之后。手术为有创的治疗,手术切除,以及术中失血,损耗人体气血,甚至气随血脱,气血虚弱,致阴阳失衡而不寐。免疫治疗直接作用于肿瘤本身,但患者副反往往也应比较大,从中医角度看,这些药物属攻伐之品,必会伤到人体正气,放化疗也极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无力,致使阴阳不交而失眠。或虚阳浮越上,扰乱心神,而致失眠。
久病体虚。《诸病源候论》云“大病之后,脏腑尚虚,荣卫不和,故生于冷热。阴气虚,卫气独行于阳,不入于阴,故不得眠”,病后体虚,阴气不足,阳不入阴,而致不寐。肿瘤患者病机多属本虚标实,且随着肿瘤的发展正虚越重,久病血虚,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失眠。或肾阴耗伤,阴衰与下,不能上奉于心,水火不济,心火独亢,火盛神动,心神不交而神志不宁,如《辨证录》云“人有昼夜不能寐,心甚躁烦,此心肾不相交耳。先心肾之所以不交者,心过于热,而肾过于寒也”。“阴成形,阳化气”,肿瘤的产生和发展消耗着患者自身的气血,损伤脏腑。致使人体气血阴阳亏虚,气虚则不能行血,气血不能到达四肢,充养肌肉,而致周身乏力;气血亏虚,血行不畅,瘀阻于血脉,不通则痛,则致局部疼痛。此种情况下,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亏虚,气机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瘀毒结,阴阳不交,发为失眠。
失眠的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营卫不和,心神不宁。气血失和,阴阳失调,进而导致心失所养及由于心火偏亢、肝郁、痰热、胃失和降而导致心神不安。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失眠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旧、阴虚火旺,引起心神失养所致;失眠实证则多由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所致。但失眠久病可表现为虚实兼夹,或为瘀血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