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疼痛的分类
2025年08月10日
3.癌性疼痛的分类
(1)根据癌痛的病理生理特征分类
伤害感受性疼痛指由躯干或内脏结构受损,继而兴奋伤害感受器而引发的疼痛,可分为躯干伤害性疼痛和内脏伤害性疼痛。躯体伤害性疼痛常因外科手术操作或肿瘤骨转移引起,表现为锐痛、博动性疼痛,其定位常较明确。内脏伤害性疼痛常由肿瘤导致的周围脏器的浸润或空腔脏器的扩张、肿瘤压迫水肿引起,表现为钝痛或绞痛,其定位常不甚明确。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由于中枢或外周神经结构受到损害而引起的疼痛。
混合性疼痛有上述两类疼痛症状同时伴随。
(2)根据疼痛发生和持续的时间分类
急性疼痛:有明确的疼痛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短,常用的止痛方法可以控制疼痛。
慢性疼痛:指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并有心理因素干扰,使疼痛病情复杂化,临床上难以控制。
爆发性疼痛:在有效镇痛药物治疗期间,患者在持续痛的基础上,突然出现的短暂而剧烈的疼痛,疼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短、不可预计、与原来的慢性疼痛无必然联系。偶发性疼痛也是爆发性疼痛的一种。
(3)根据疼痛发生的部位分类
躯干痛:部位明确,可为急性或慢性疼痛,表现为刺痛、酸痛,如骨转移疼痛、手术后疼痛等。
内脏痛:胸腹部脏器受癌肿浸润、压迫或牵拉所引起,定位不够明确,表现为挤压痛、胀痛或牵拉痛。
神经痛:癌肿浸润或治疗引起神经末梢或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所致,表现为烧灼、麻木、刺痛、刀割样、钳夹样或触电样疼痛,往往伴有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