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夏某某,女,52岁,已婚
主诉:乏力,动则汗出。
现病史:2022年4月,患者至云南仁和医院体检发现左乳肿块,后至仁爱医院行B超示左乳占位性病变(约27mm×17mm)。2022年5月至肿瘤医院就诊,完善胸部CT示:左乳外份占位,大小约2.8cm×2.6cm,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病灶边缘毛糙,左侧腋窝、左锁骨上多个淋巴结显示,大者短径约0.6cm,强化较明显;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见长径约0.5cm实性结节,诊断为左乳外份占位,多考虑乳腺癌;左侧腋窝、左锁骨上多个淋巴结显示,转移不能排外。于2022年05月19日在局麻下行左乳穿刺活检术,术后病检示左乳肿物穿刺物浸润性癌,免疫组化示:ER(-),PR(-),Cerb-B2(1+),Ki-67(30%),AR(-),CK5/6(-),P120(+),E-cad(+),P63(-)。于2022年5月24日在全麻下行左乳癌单乳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活检,术中冰冻示:左腋窝淋巴结0/4未见癌转移,术后病检示:左乳浸润性癌;免疫组化示:Cerb-B2(1+),ER(-),PR(-),Ki-67(+,约80%),P63(-),CK5/6(灶+),AR(-),P120(+),E-cad(+),CD10(-),Calponin(-),syn(-),cga(-),CD56(灶+),结合HE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浸润性导管癌Ⅱ-Ⅲ级。标本其余三象限、乳头、乳头后方腺体、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皮肤四切缘、软组织四切缘、基底于镜下未见癌组织。患者有化疗指针,于2022年6月23日、2022年7月14日、2022年8月4日行EC方案化疗3周期。
刻下症:乏力、动则汗出,右手指胀痛,偶咳嗽心悸,咯少量白色浓痰,轻微恶心欲呕、四肢酸软乏力,情绪低落伴轻度焦虑,纳眠可,二便调。近半月体重下降2kg。否认高血压、冠心病慢性疾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2型糖尿病史3年,目前口服二甲双胍(0.5mg 1#tid)、瑞格列奈(2mg 1#tid),自测空腹微量血糖波动在5~9mmol/L。
诊断:
西医: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pT2N0MO,ⅡA期)。
中医:乳癌-肝郁脾虚证。
从乳癌本病而言,根据诊疗方案辨证为肝郁脾虚证,中药归芪柴芍六君汤以益气健脾,疏肝理气养血。
方药:党参片30g、炙甘草10g、法半夏12g、大枣15g、木香10g、白芍15g、黄芪20g、佛手15g、茯苓15g、当归15g、制吴茱萸10g、山药20g、薏苡仁30g、炒九香虫15g、合欢皮15g、栀子15g、炒酸枣仁15g。
患者自诉服上方后,神疲乏力改善明显。其后患者继续行化疗治疗。
案语
患者为持续化疗中的患者,化疗后脾胃气虚、气机逆乱、升降无常。此方中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重在健脾益气;芍药养血柔肝敛阴;半夏降逆和胃理气;山药、薏苡仁旨在健脾渗湿;佛手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
方中使用九香虫,李时珍曰:“九香虫产于贵州永宁赤水河中,大如小指头,状如水龟,身青黑色。至冬于石下,土人多取之,以充人事。至惊蛰后即飞出,不可用矣。”其性温,味咸,善于能理气止痛,温中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