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危险分层和耐药评估
2025年08月10日
5.患者危险分层和耐药评估
危险分层是粒缺伴发热患者治疗开始前的必要工作,对于后续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至关重要,危险分层包括高危和低危患者,高危患者必须住院治疗,不符合低危标准的患者均应按照高危患者进行处理。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危险分层:
(1)高危(符合以下任意一项)
一是预计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0.1×109/L)持续>7d。二是有以下任一种临床合并症(包括但不限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口腔或胃肠道黏膜炎,吞咽困难;胃肠道症状(腹痛、恶心、呕吐和腹泻);新发的神经系统改变或精神症状;血管内导管感染,尤其是导管腔道感染;新发的肺部浸润或低氧血症,或有潜在的慢性肺部疾病。三是肝功能不全(转氨酶水平>5倍正常上限)或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四是合并免疫功能缺陷疾病。五是接受分子靶向药物或免疫调节药物治疗。
(2)低危
预计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7d,无活动性合并症,肝肾功能正常或损害较轻并且稳定。
随着抗菌药物耐药问题日趋严重,粒缺伴发热患者在经验性治疗前,还应进行耐药危险因素评估。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耐药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如下:
一是患者有耐药病原菌定植或感染病史,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或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耐药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尤其是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2mg/L;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二是接触过广谱抗菌药物(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三是重症疾病:如晚期肿瘤、脓毒血症、肺炎。四是院内感染。五是长期和(或)反复住院。六是留置导管。七是老年患者。八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