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疼痛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6.癌性疼痛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癌性疼痛归属传统医学“痛证”范畴,中医学有关“痛证”的理论,包括历史沿革、病因病机、证治分类等,都将其病机概括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病因无外乎外因及内因,外因主要为外感六淫之邪,指风、寒、火、湿、暑、燥邪气致病。《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所言即是风寒之邪侵入机体,阻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疼痛。在内湿浊、热毒、血瘀、痰凝、郁火、七情内伤、饮食失调、体虚劳倦等,也是癌痛产生的重要致病因素。另有情志不舒因素致病,气机逆乱而引起疼痛。病邪交争体内,结聚于某一脏腑经络,阻碍气血运行,气不行血运不畅、经络闭阻,瘀血毒邪结聚,体内或皮下可见肿块,这是“不通则痛”,多为实邪所致。病人日久体虚,气血津液亏虚,无力荣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形体官窍,因虚致痛,即所谓“不荣则痛”。癌痛的病因病机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如疼痛以气滞为主者,见胀痛、窜痛;以瘀血为主者,见刺痛、隐痛、痛处固定,夜间尤甚;寒邪致痛者见冷痛、痛甚,遇寒加重、得温痛减;虚痛见隐痛绵绵,神疲乏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