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7

每年谷雨过后,天成镇关山村的脱贫户范玉龙就忙活起来了。每天早晨起床后,他扫完马圈,便匆匆忙忙牵着自家的马匹开始新一天紧张繁忙的工作。

范玉龙的家就住在关山的草原上,他的职业是牵马供游客骑乘。他家能够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全靠从马背上挣钱。

陇县西面有一座山,地理学家称它为“陇山”,陇县人都叫它“关山”。

陇山自古是华夏西部名山。这山很神奇,它是降水量多与少的分界线,又隔开了陕西与甘肃、宁夏。在古代,人们还把中原汉人和西部少数民族分隔在陇山的两边。

陇山五百里,美景集于一处,就在关山梁上。

天下风光哪最美?

家乡的天地家乡的水。

瓦蓝的天空白云飘,

森林草地绿油油;

小溪奔流唱欢歌,

骏马奋蹄比箭利;

我的家乡美如画,

远方的朋友我欢迎你!

这是盛传在关山深处的一首翻新了的牧歌,歌词里朴实无华的言语,不是溢美,毫无夸张。关山是大自然给陇民的丰厚馈赠,有着群峰叠嶂、沟涧纵横、林木葳蕤、草原缓坡、溪水密布、气候多样、物象奇特等富集的自然景观。那一道道山脊弧线圆润起伏,连绵的高山草甸望不到头、看不到边,美不胜收。它紧贴着农业十分发达的渭河平原,又镶嵌在西安、兰州、银川三个省会城市的三角中心。

关山,绝版的内陆草原,人间的瑶池仙境。

关山又有丰厚的文化积淀。

这里是孕育黄河流域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之一。

梳理一下关山周围星罗棋布的大地湾、北首岭、半坡、黄陵等文化遗址和伏羲、炎帝故里,就能知道关山在华夏文明中所占的地位。远古先民在关山的黄土地上点燃了照亮中国人文明前路的烛光,迈开了奔向文明的脚步。

关山是大秦帝国的摇篮。

秦先祖非子受召至“汧渭之汇”,为周室牧马,因有功而受封附庸,把秦邑建在了陇县辖域内的磨儿塬村。秦襄公迁都陇县郑家沟,护送平王东迁洛邑,成就了诸侯大业。关山脚下的汧邑,成为秦人实至名归的第一个国都。

关山是丝绸之路的锁钥。

陇山将山之东和山之西界隔成两个天然板块,既是东西交通的险阻,又是沟通秦陇、贯通秦朔、联结秦蜀的重要通道。秦人西迁时,“走”出了关中通往陇右的汧陇古道。汉代以降,陇关设立,“道”以“关”名,谓之“陇关道”,“山”以“关”名,称作“关山”。

关山的开发价值还是外来人发现的。那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盛夏,北京大学的一帮研究生在甘肃考察后回北京,带队的岳麟章教授选择了过陇县到西安的路径。他想顺便看看家乡的变化。

车过关山梁时,已经是午后时分。突然,有学生发现了“新大陆”,兴奋地跳起来高喊:“阿尔卑斯,欧洲的阿尔卑斯,美极了!”车上人朝外望去,窗外像乳房一样丰满浑圆的山包一个接着一个,山色上长满毛茸茸的密草,山顶上长着一丛一丛的绿树,一道道小溪在草地上盘桓、延伸……

岳麟章告诉学生:“这就是关山草原,大家可以下车看看。”师傅刚一停稳车,那些北大学生就像撒了欢的鹿一样狂奔向草原,在草丛里呐喊追逐。年过六旬的岳教授也“老夫聊发少年狂”,躺在草毡上打滚。

翌日清晨,师生们找到了陇县县委,把见闻和想法告诉了县里的领导。听了北大学子的高见,书记、县长深感自愧,发出了“这么好的旅游资源,我们咋就熟视无睹?县上一直把关山当作‘贫困’代名词”的慨叹!

关山旅游的起步,是在北大人提出建议的十多年后。这时候,全国的旅游已经如火如荼地发展开了,关山乡贷来了10万元垫底资金,拉开了开发关山旅游的大幕。

时光荏苒,岁月推移。设在关山的行政机构由乡降格成了村,划进了天成镇的版图,可是那草原却由“养在闺中人未识”变成了区域性旅游中心。

中央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陇县县委、县政府从这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里,听到了关山草原开发的新机遇、新动力,看见了草原开发的新希望、新前景。他们把“草原旅游”写在了产业扶贫“菜单”的最显眼处,当作“压轴大菜”烹饪,定位是“二次创业”,打造“中国西部旅游中心”。

这是一场关乎陇县经济全局、决定着成千上万人摆脱贫困的大战役,是一场超越自我的凤凰涅槃。陇县的领导审时度势,研究当代旅游发展的新走势、新需求;回眸往昔,总结关山旅游开发的成与败、得与失。“顶级规划设计、集成配置资源、畅通交通瓶颈、开发独特产品、扩大营销宣传、招揽高端人才、提高服务档次、引领旅游新潮”的高位旅游发展思路出台了,鏖战随之打响。

关山草原位于陇山之巅,交通不便是制约旅游发展的短板。说修就修,连通宝(鸡)汉(中)高速至关山山门的旅游专线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开通了,往日的羊肠小道很快成了高速通途,大大方便了游客通行。

囿于多种因素综合制约,关山草原一直设施简陋陈旧、旅游产品档次低下、游客接待能力不足、旅游要素不尽完备。革故鼎新,“民房拆迁、风情小镇、游客中心、服务设施”四大工程协同建设,九大项目齐头并进。

关山旧貌换新颜了!

游客中心、风情小镇、假日酒店、蒙古部落、房车营地、八旗烧烤、清洁能源、美化亮化、社火演艺、配套服务……吃、住、行、游、购、娱要素一应俱全。关山变了,不是修修补补,而是士别三日不敢相认。13.8亿元的投入,一次就把景区从30平方千米扩大到了220平方千米,游客日接待能力由5000人次提升到了30000人次,旅游市场拓展到了中西部的十余省,旅游公司收入由先前的2000多万元增长到6000余万,旅游综合收入突破了30亿元。钱从哪里来?上面给、银行贷、财政挤、商人投……决策者和建设者跑了多少路、下了多少话、费了多少心,受的罪,吃的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