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铁塬村有个杨存太。杨存太住的三间平房是20世纪90年代修建的,房间阴暗潮湿,院子里杂草丛生。前几年,老杨一直在外务工,老杨妻子身体不好,在家既要干农活,又要照顾家庭,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妻子辅导不了女儿的学习,杨存太只能弃工回家。
回家后的杨存太失去了挣钱的门路,近几年,老杨就靠种庄稼、打零工维持生计。
杨存太以前在新疆打工,学了门做饭的手艺。
赵林虎了解到这一情况,积极动员杨存太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家住在关山景区内的优势,开办小型农家乐。老杨表面上答应了。
一个月过去,当赵书记再次到他家入户走访时,老杨支支吾吾,又变得摇摆不定。
赵书记知道其中必有原因。最后在他的追问下,老杨讲出了自己的顾虑。
老杨说:“事情想起来容易,真正要想开办农家乐,却面临着很多困难。首先烹饪技术是困难,开办农家乐不比在家里,自己做的口味适合自己家人就行,农家乐要适合大众口味。而且近几年由于家庭开支大,我在外赚的钱已经花得所剩无几,资金方面也成了难题”。
知道了他的想法以后,赵林虎拍着胸脯给老杨保证道:“只要你有发展的意愿,这些困难,我帮你解决。”
这相当于给老杨吃了“定心丸”。
这事定下后,赵书记东奔西走,联系了陇县农村商业银行天成支行,找到了贷款员,将杨存太的家庭情况向他们说明。最终在赵书记的努力下,5万元的贴息贷款很快发放到位。
镇上主管技术培训的干部为杨存太争取到了学习烹饪的机会。2017年3月,杨存太如愿到陇县东南职中学习烹饪技术,很快便掌握了常见菜的烹饪技巧,并和老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2017年5月,老杨在雷音山景区内找到了一个4间2层的门面房。赵林虎根据杨存太租房的大小,建议一楼一边开办农家乐,一边开办小商店,二楼开办旅馆,三者都可兼顾。
老杨以老婆名字命名的春霞农家乐试营业了。试营业的那几天,赵书记主动放下手头工作,忙前忙后地帮助张罗。
不久,当赵林虎再次踏进农家乐的时候,老杨说:“商店生意红火,可农家乐生意惨淡。这样下去,还能致富吗?可能连贷款都还不上。”
赵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即使工作再忙,他也坚持每天打电话了解情况,为老杨加油鼓劲。
好在,随着关山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农家乐的情况不断好转。经过三年努力,如今的老杨不仅还清了银行贷款,还一口气买下了租办农家乐的二层楼,一家人搬到了宽敞明亮的“小洋楼”里,生意稳定,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