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119

2018年4月16日,城关镇堡子身村正在召开农村低保民主评议大会。

参加会议的有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会场气氛显得凝重和压抑。对农村群众来说,低保民主评议大会可是个大事,谁能享受低保,谁享受不上,都在这个会上民主评定,不管是有享受资格的,还是没有享受资格的村民,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场大会呢。

农村低保是党和政府对农村生活困难群众和特困群众实施的一项救助制度。在陇县,人们喜欢把生活困难群众享受低保称为“吃低保”———一个“吃”字意味深长。这既反映了享受低保政策的群众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也反映了其他群众对那些明明有能力靠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却一味依靠最低保障金生活,缺乏斗志和进取意识的人的鄙视和排斥。因而,大家对低保享受对象的资格评议就格外关注。

按规定,村上的民主评议会必须由镇上的驻村干部主持,扶贫第一书记介绍情况,全体村干部作为熟悉情况的代表参与评议。这一切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愿望,那就是把低保资格给予最需要的人。

当天的民主评议会由镇政府驻村干部李天恩主持。按照评议程序,首先由评议对象自我陈述申请理由,再由扶贫第一书记介绍入户核查情况,最后交由群众代表发表意见,现场投票计数,并公布结果。

这时候,从陈述席走上来一个小伙子,不高的个子,敦实的身板,朴实而黝黑的面庞。大家都很熟悉这个人。王超超,堡子身村二组人,以前住在深山区,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前几年才通过易地搬迁安置到了堡子身村。2015年,被确定为贫困户,享受农村低保。2016年10月,王超超突然患上了急性白血病,一家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这娃这几年坎坷多,一家人生活不容易,应该享受低保。”不等王超超陈述自己的申请理由,会场上已经有人开始议论了起来。有的人还拿起笔,提前在评议表上填上了“同意”二字。

就在这时,陈述席上却出现了意外情况。

“各位叔叔伯伯,我有几句话想对你们说。”王超超面对着会场全体群众,深深地鞠了个躬,“感谢叔叔伯伯们这几年对我的帮助。这些年在大家的支持下,我们家的难关总算过过来了。现在国家的政策那么好,我相信只要肯干,就再也没有什么事能难住我。刚才我听了前面人的申请,觉得比我困难的人还有很多,所以我申请退出低保,把好政策让给其他更需要的人吧!”

说完,王超超面对大家,又深深地鞠了一躬。

会场上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愣住了。片刻过后,不知道是谁带头,会场上突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堡子身村党支部书记杨恒泰坐在旁边,半天没有出声。他有点意外,也有点感动。这么多年来,他只见过要低保的,却没见过主动让出低保名额的。有些人为了享受低保,偷偷来找他送礼;也有些人把他堵在路口,不断纠缠;有些没有评上低保资格的群众,甚至对他破口大骂。面对这些,他从没有在意过。而今天,当着这位要主动放弃低保名额的年轻人,他却有点热泪盈眶。

“如果社会上有更多这样的人,何愁我们的国家不强大?何愁人民群众不能和谐相处?”这是杨恒泰发自内心的感慨。

虽然激动,但杨恒泰依然很冷静。他拦住王超超说:“超超,你别冲动,按照你这个情况,符合享受低保政策。你好好想一想,再做决定吧。”会场上,也有群众附和着杨书记。

“我不考虑了,杨叔。这几年,为了治病,我花了国家那么多钱,已经很知足很感激了,还是把名额让给更需要的人吧!”

会场上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