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112

“你努力脱贫,我助你成家”,旨在破解农村大龄未婚青年婚嫁难题,引导越来越多的农村贫困大龄未婚青年成功牵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2019年8月21日,一场特殊的婚礼在八渡镇杨家庄村举行。

说这场婚礼特殊,一是婚礼当事人特殊,新郎新娘分别是47岁和44岁的大龄贫困户;二是参加婚礼的嘉宾特殊,他们是各镇的党委书记、镇长和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等;三是证婚人特殊,他们迎来的是一位特殊的证婚人———县委书记杜长生。

县委书记参加一对普通群众的婚礼,这在陇县还从来没有发生过。

婚礼开始前,县委组织部、县教体局、八渡镇党委、镇政府组织开展了“‘党建暖心·筑梦青春’新录取大学生座谈分享活动”———这也是党建暖心行动的活动内容之一。

座谈分享活动现场气氛很热烈,新郎谢引平和新娘刘改艳却安静地坐在一边。他们怀着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忐忑不安地期待着婚礼的到来。

新郎新娘一会儿望望热闹的会场,一会儿瞅瞅对面将要和自己相伴一生的人,表情看似平静,内心却像湖面上投来一块石头那样泛起了层层涟漪。

在谢引平看来,自己是不幸的。2003年,母亲因脑出血后遗症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随后,父亲也病倒了,也需要人照顾。这些变故让30岁的谢引平陷入了举步维艰的窘迫境地。整整16年,谢引平一边四处奔波,挣钱养家,一边精心照顾着卧床的双亲。这样窘迫的日子,谢引平前妻实在不堪忍受,便和谢引平离婚了。不久,谢引平和前妻的孩子也不幸夭折。接二连三的打击几乎快要把谢引平击倒了。他常常叹息,自己此生怕是再也没有成家的指望了。对于脱贫致富,他更是一点信心都没有。不过,就在如此艰难的日子里,谢引平依然尽心尽力地照顾着两位老人,实至名归地被评为“陇县十大孝子”。

谢引平是不幸的,但他无疑又是幸运的。他幸运地生在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他幸运地遇见了一心为群众谋福利的党和政府,他幸运地遇见了一位时时刻刻和群众心连心的好书记,遇见了一位特殊的“红娘”———县委书记杜长生。

2019年4月,县委书记杜长生下乡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来到了贫困户谢引平家里。听着卧病在床的谢引平母亲不断念叨着儿子的婚事,杜长生俯下身,紧紧握住谢引平母亲的手,郑重承诺:“老人家,请你放心,年底前我一定帮你儿子解决婚姻问题!”

杜长生嘱咐随同调研的县委组织部、县妇联和镇村领导干部:“在农村,肯定还有很多大龄未婚青年群体,一定要下大力气解决这部分人的成家难问题。成家才能立业,这是我们对群众最直接、最有意义的帮扶。”

帮助农村困难大龄青年成个家,这何尝不是镇村基层干部的心愿?领导的嘱托和群众的渴望深深牵动着八渡镇党委书记范永林、镇长张陇娟和镇、村干部的心。经走访,他们了解到八渡镇西坡村有个刘改艳。44岁的刘改艳丈夫去世后,刘改艳孤身一人,不离不弃地照顾着80多岁的婆婆,至今未再嫁。两个村的村支书碰头一合计,觉得两人不论在年龄上,还是在品行上,都很合适,于是就给两人牵了线。

彼此一介绍,谢引平评价刘改艳:很善良!

刘改艳评价谢引平:很孝顺!

很快,两个人就同意了这桩婚事。说起他们的美满姻缘,谢引平和刘改艳都说要感谢县委书记杜长生这位特殊的红娘。

今天,县委书记杜长生也应邀来到了两人的婚礼,亲自担当证婚人。

婚礼开始了。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现场为谢引平、刘改艳颁发了结婚证,盖上了红红的印章。县委书记杜长生拿起结婚证,当着现场所有嘉宾的面,庄重地送到了谢引平、刘改艳的手中。杜长生动情地嘱咐两位新人:“今天,你们成家了。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能比翼齐飞,勤劳致富,让生活越来越富裕,越来越美好!”

谢引平、刘改艳接过鲜红的结婚证,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是啊,有哪句话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这对朴实的夫妻对党和政府的感激呢?

2020年8月27日,成家整整一年的谢引平说出了心里话:“我现在感觉充满希望,干啥都有劲。如今,我俩携手,共同照顾彼此的老人。有她顾家,我还可以腾出身来去打工。去年一年,我打工就收入了两万多元。要是在以前,我连想都不敢想。”

仅仅四个月,县委书记杜长生就兑现了自己向一位老人的承诺。在杜长生看来,为谢引平证婚,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而是要向全社会表明党和政府的一种态度、一个心愿,那就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每一位困难群众都能脱贫致富。“成家才能立业,群众精神不脱贫,就不能算真正的脱贫!”杜长生在多种场合告诫镇、村干部,要帮助全县大龄青年,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单身青年解决婚姻问题,让他们“脱贫”又“脱单”,真正拥有获得感、幸福感。

实际上,每一对农村困难家庭大龄青年成家立业,都离不开多个部门的全力配合以及无数帮扶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和真情付出。

陇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过全县党员干部连续多年的呕心帮扶和不懈奋斗,陇县虽然于2018年成功摘掉了贫困县帽子,数万名贫困群众喜拔“穷根”,但是由于群众经济基础薄弱,存在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的历史原因,全县尚有千余名大龄青年没有走进婚姻的殿堂。

大龄男女婚嫁难也是不少贫困家庭内生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成因。帮助他们脱单又脱贫,走上美满幸福的人生路,成了陇县在脱贫攻坚战中关注的一个重点。

早在2017年,县妇联就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在全县城乡大力倡导抵制高额彩礼,以期搬掉群众脱贫路上的这块“绊脚石”。2017年4月6日,《中国妇女报》以《不能让彩礼成为脱贫攻坚“绊脚石”》为题对这一活动做了报道:

倡议一发出,就在全县引起了很大轰动。不仅政府部门支持,普通老百姓也非常关注。倡议书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手机短信、彩信等平台、渠道被不断转发,老百姓街谈巷议,都是抵制高额彩礼的话题。随后,陇县妇联又趁热打铁,联合县文明办开展了评选“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最美新人”“致富明星”等活动,在城乡居民家庭家家张贴降彩礼倡议书,通过编排文艺节目、编发动漫彩信、悬挂横幅标语、拍摄电视专题片及微电影等形式,在全县进一步营造了抵制高额彩礼、助力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

这种抵制高额彩礼的活动很快收到了成效,陇县涌现出了许多抵制高额彩礼的“五星明星”。陇县固关镇高楼村经常给人协调彩礼的史刘忠告诉记者:“和去年比,今年的彩礼都降了。过去给人说彩礼,都是朝高要;今年,我都给往低里说,女方也能够接受。今年经我说和的彩礼,降得最多的有几万元,最少的也在几千块。”

(摘自《中国妇女报》(2017.04.06)A3版)

客观来说,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彩礼反复波动也像发了水后的河面,波浪忽高忽低。如何能让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常态化发挥作用呢?陇县一鼓作气,做了许多探索和尝试。

从2019年8月开始,县妇联在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了“‘相约关山·缘来是你’农村贫困家庭大龄青年系列相亲交友活动”,希望通过党建引领,为全县大龄青年特别是贫困家庭单身青年搭建“鹊桥”,引导他们在相亲交友中找到自己心仪的另一半,走进幸福的婚姻生活。

活动中,陇县妇联对全县贫困户及非贫困户家庭30岁以上、50岁以下未成家的大龄男女进行了排查摸底。全县共排查出了1024名男性大龄青年、335名大龄女青年。随后,县妇联编订制作了《千里姻缘一线牵相亲交友信息册》,以“组织嘱托”的形式,交给了各镇党委和“社会红娘”,希望在全社会编织一张“爱心鹊桥网”,把更多的大龄未婚青年“网在幸福中央”。

2019年8月27日,又一场以“相约关山·缘来是你”为主题的相亲交友活动在关山草原举行。

迟来的邂逅,带来意外的惊喜。两颗心的碰撞,换来一生一世的携手相伴。当天,蓝天衬着白云,绿草如茵,关山作证,61名嘉宾(男嘉宾39名,女嘉宾22名)在这里欢聚一堂。他们通过现场交流、互动游戏,相互了解、增强好感,为爱启程。

参加相亲交友活动的嘉宾中,年龄最大的49岁,最小的21岁。他们当中有贫困户,有社会青年,也有通过自己的双手走上富裕路的脱贫户。

河北镇寺坡村大龄青年何晓学说:“这次活动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好平台,让我们多了一个彼此认识交流的机会,希望我能遇见自己心仪的另一半。”

城关镇31岁的女青年徐荣说:“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提供这样好的平台,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遇见和自己相伴一生的爱人。”

除了“相约关山·缘来是你”系列相亲交友活动外,县委宣传部连续两年在关山草原举办“浪漫七夕·情定关山”集体婚礼,110对新人在这里喜结连理……

一系列“党建暖心·助你们成家”活动聚焦大龄青年婚嫁难题,统筹各类资源,搭建各类平台,组织开展各类牵线交流活动,帮助大龄青年消除心理障碍,组建幸福家庭,把党组织的服务工作做到了大龄青年的心坎上。

如今,陇县开展的“党建暖心·助你们成家”活动已经成了全县群众最欢迎的相亲交友节目,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农村贫困大龄青年通过活动成功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在互动交友活动中,县妇联还邀请专家学者及心理咨询师为青年做“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婚恋讲座,通过深入人心的话语和生动的例子,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价值观。

曾受邀参加活动的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田景秀这样评价陇县的“党建暖心·助你们成家”活动:“陇县聚焦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成家难问题,通过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龄青年消除婚恋心理障碍,帮助他们组建家庭,既扶贫扶志,又扶情扶心,真正把服务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视角独特,方法朴实,是最暖心的民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