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90

温水镇闫家湾村地处陇县西北部干旱山区,由于其地表植被和地质构造的特殊性,雨水涵养存储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严重匮乏,吃水难的问题一直是这个村子群众生活中的头号难题。群众在自家院里挖井取水,而取来的水污染严重,农田使用的化肥和农药残留、未及时处理的动物粪便、生活污水都渗透到了地表浅水里,造成各种细菌超标,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标准。而且每逢干旱季节,水位下降,水量无法保证,群众饮用水十分困难。

解决温水人民的饮水问题成了陇县领导者心头的一件大事,经过多方努力,最终投资716万元,新建了温水集中供水站。

温水集中供水工程以温水镇丰收水库为水源,经过常规工艺净化、消毒处理后进入水厂清水池,通过水泵加压输水至高位水池,再经配水管网重力供水到户。从此,坪头、枣林、闫家湾等7个行政村以及温水镇政府、敬老院等14个机关单位共计13954人喝上了经过严格杀菌消毒处理、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

2019年,脱贫攻坚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启动,县水利队争取国家投资241万元,对温水镇区域内饮水户27千米管道进行更换,维修了667户饮水设施,覆盖人口3300人,使区域内所有村民饮用水“水质、水量、供水保证率、取水方便程度”等四项指标全部达标。

闫家湾村的贫困户张存真深有感触地对正在做饭的妻子说:“现在国家政策就是好,水利队免费给咱把自来水管接到院子里,还修了水池子,水泥、砖、瓷砖全部一分钱不要,还不用咱动手,人家工人直接来施工,咱只当甩手掌柜,连工费也不用掏。这样的好事如果放在过去,就是把头碰成疙瘩也难以遇到。”

“就是,往年天一旱就没水吃,担上水担到处找水。”他媳妇说到这些,心里就发酸。

脱贫攻坚以来,陇县实施了巩固提升农村集中供水和生态雅村集中供水工程,投入建设资金3505.62万元,建设农村集中供水工程75处,提高了7.21万农村群众的饮水质量。透过人畜饮水质量的变迁,不难看到,陇县的决策者和公仆们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要求一字不漏地落到了实处。

中国水利网发表一篇文章,描述了陇县解决人畜饮水安全的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为了切实做到“两不愁三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陇州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相关村的扶贫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邀请县水利局专业技术人员详细勘察、认真规划,从远离村上游十多千米的关山沟里引来优质水源,埋设水管,建造机房,让家家户户通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十三五”以来,陇县投资3505.62万元,在全县10镇104村实施了巩固提升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和生态雅村集中供水工程,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376处,提高了7.21万农村群众的饮水质量,其中贫困人口0.91万人,实现了集中供水工程镇、村全覆盖。群众从“没水喝”到“有水喝”“喝好水”,供水工程从“面的覆盖”实现了“质的提升”新跨越。

如今漫步在陇县,处处皆是美景。乡亲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在厨房做饭时有清亮的自来水用,太阳能热水器、洗衣机全用上了。清水哗啦啦,淌进了农家小院,淌进了乡亲们的心窝窝,乡亲们的日子比蜜还甜。

文章虽短,但把陇县改水工作展现得生动全面,对陇县的水利工作者来说,是肯定也是鞭策,相信陇县人畜饮水在不久的将来,会顺利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