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130

2016年,曹云涛担任八渡镇桃园村第一书记。他依靠政策,带领群众发展中蜂产业,效益显著。他的典型事迹被陕西电视台《新闻联播》做了报道。

2018年1月,他又被调往固关镇苟家沟村担任第一书记。这一次,他把桃园村的工作经验移植到了苟家沟村。他觉得从培养得力领头人入手发展中蜂养殖产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老苟,你觉得养殖中蜂怎么样?”开门见山的问话让苟宏贤一下子就明白了第一书记的来意。四组村民苟宏贤,家中有两口人,于2015年被评定为贫困户,靠种地为生,生活困难,而且以前也养过中蜂。

“我来帮你,赚了算你的,赔了算我的。”年轻的新书记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苟宏贤除了有点意外,内心依然顾虑重重。因为几年前养蜂失败的经历,他记忆犹新。

2010年,苟宏贤从一个朋友那里得知养蜂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他立即自己摸索着做了10个蜂桶,开始养殖中蜂。仅仅一个月,10个蜂桶就已爆满。但是好景不长,由于苟宏贤只熟悉传统养蜂方法,技术不成熟,养的十多箱中蜂几天内不见了踪影。眼看煮熟的鸭子飞走了,苟宏贤一下子傻了眼,钱没挣来,反倒拉了一摊子账。

当他说出自己的担心后,曹云涛微笑着说:“这不是问题,跌倒了重来,以前的经历正好作为教训,那样的事今后决不会再发生。”

苟宏贤说:“曹书记你说敢弄?”

曹云涛说:“敢!你弄,我给你当技术顾问。”

“那我就试试。”苟宏贤忐忑地答应了。

不久后,苟宏贤到附近中蜂养殖大户那里订购了20个蜂箱。曹云涛及时前往苟宏贤家中做指导,并联系了他在桃园村工作时结识的养蜂专业技术人员来固关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苟宏贤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养蜂技术难题。

几个月后,老苟的蜂蜜如期出巢了。还没等他想好去哪儿卖,曹云涛早已通过电话帮他联系好了销路。周末休假,曹云涛开着自己的越野车,将装好的蜂蜜送到了宝鸡,通过朋友的渠道全部销售完毕。

这一批货,苟宏贤收入了一万多元,他笑得合不拢嘴。曹云涛鼓励并引导他改革养殖技术,变老式圆蜂桶为科技蜂箱,这样一年可以取两次蜂蜜,产量就会翻番。虽然科技蜂箱成本高一些,但综合收益远胜于老式蜂桶。

2019年,苟宏贤的养蜂收入比前一年翻了一番。

2020年,苟宏贤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四十多箱。曹云涛和驻村工作队主动找到苟宏贤申请落实项目扶贫资金5000元,并联系蜂蜜销路。

苟宏贤成了固关的养蜂土专家,在他的带领下,一大批养蜂专业户纷纷发展起来,固关的中蜂养殖产业成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