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40

2014年4月,中国铁路第一勘察设计院安排在陇县扶贫的人到了轮换期,院党委、董事会一致认为这项任务比较特殊,选派的人员必须是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于是想到了汽车队副队长杨伟。

杨伟是1958年生人,参加工作早,经历的事多,他当年从青藏线下来,完成过许多艰苦重要的任务,工作经验丰富。院党委认为安排他去扶贫最合适。院党委书记最初征求意见,杨伟不大愿意去,因为他是一个做事认真、干啥总想干出点名堂的人。扶贫工作两年一轮换,他这一去,以前的工作必然有人接替,两年后回来,也就没了自己的岗位;另干别的工作,他马上又要退休,也干不了几天。因此他说,若要他去那就别轮换了,反正没几年就要退休,一直在陇县干到退休算了。院党委书记一听,竟然还有这样要求的?大多人嫌扶贫的地方条件差,工作艰苦,干的时间长了受不了,所以才要轮换。老杨倒怪,却嫌时间短?那就答应他,不换就不换,干到退休得了。

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争鸣找老杨谈话:“老杨同志,咱们中铁一院是中央企业,扶贫是中央、国务院安排的重头戏,陇县能否脱贫,咱们责任重大。你去,代表中铁一院,任务再重、困难再大,都要拿下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闪失。”

老杨回答:“知道了,王董,我绝不辜负领导的信任,不给院里丢人。我和陇县有缘,20世纪80年代,院里勘察修建宝中铁路时,我就住在陇县,那儿的情况我还算熟悉。”

董事长说:“你也不要有所顾虑,院里还会派人协助你的,也会做好物资、资金多方面的准备,随时配合你的工作。你根据需要,提出申请,我们会尽可能满足并支持你的工作。”

杨伟回去准备了。

在赴陇县之前,分管扶贫工作的副院长董勇领着杨伟去凤县双石铺、唐藏参观考察,学习人家的扶贫模式和经验。

5月,杨伟来到陇县报到。中铁一院来陇县扶贫,是从2012年开始的,当时县上安排的包扶村是东南镇梁甫村。当时的梁甫村还没有与条件很差的丁马村合并,属于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半川半塬,人口居住集中,交通、水利等条件相对优越,川地种植辣椒、玉米等,塬上种小麦、栽植苹果,梁甫苹果为优质驰名产品。包扶同志到梁甫调研考察后,认为修好田间生产道路是当务之急,因苹果园在村后的蚂蚱塬上,土路坡陡,一下雨便泥泞不堪,农用车、拖拉机更是上不去。包扶同志将情况报告给院里,院里同意拨给6万元资金帮助村上硬化水泥道路800米,解决农用机械的使用和苹果运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