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北关村地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村域地貌三沟三坡,土地贫瘠,干旱缺水,祖祖辈辈靠天吃饭。也是这个靠天吃饭,一点点消磨了人们与命运抗争、发愤图强、征服自然的信心和意志,变得听命于天、观念守旧、得过且过。
杨伟他们面对北关村的现状,知道这里确实贫困。面对村民,杨伟知道,要让他们清醒过来、主动脱贫致富实属不易。但有两件事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初来乍到,他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当他到某一户人家,将装了现金的信封交给主人时,那人直接将信封扔出了院子,斥他:“给我这干啥?”
他非常诧异,还是陪他一起去的村干部将信封捡回来,抽出里面红色的人民币,才塞到那人手中。干部解释道:“那人只听刘书记的,别人他一概不理。给他钱,他也不会花。以后去,只能给他米、面、油之类的东西。”
另有两户人家,别人种桃树、养羊等,他们两家都不弄,两家人的身体都无大的毛病,但就是不爱干活,吃的饭也都是苞谷、野菜之类。老杨到城里看到有卖小鸡的,因为小鸡已长到半大,成活没问题,他就买了12只,有2只公鸡、10只母鸡,他将12只鸡分送给两家人,谁料想人家却问:“给给我鸡娃干啥?”
老杨说:“养大了下蛋。”
“下了蛋咋办?”
老杨说:“下了蛋,你们自己吃或者卖钱。”
“卖钱没人要,你要吧?”
老杨说:“没人要,我要,全拿给我。我给你钱。”
“那鸡再大了咋办?”
老杨说:“再大了不下蛋,你就把它卖了或杀了吃肉。”
“我不杀,也不卖,卖鸡没人要。”
老杨笑了:“拿来卖给我,我都要。”
老杨知道,“富裕”和“贫穷”对这样的人家来说,已没什么具体的概念,扶他们上致富路,路很远,也很累。但他知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小康路上,一个人都不能落下。
于是,他想到扶志的重要性。
抓扶志工作,要从抓北关村的党建开始。院党委拨了8.5万元党费作为党建扶贫基金,在北关村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宣传栏、党建信息屏和电教室,帮助村上整顿和搞好村“两委”班子建设,落实推行村务公开。认真深入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把学习贯彻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作为重中之重,武装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按照陇县县委组织部的要求和安排,努力开展党建促脱贫活动,使脱贫攻坚与党建工作良性互动,相融相促,探索党建引导脱贫攻坚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