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9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是习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是向世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充分体现了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联合国确定的千年摆脱贫困发展目标,只有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才能提前实现,其他任何国家不会也不可能有如此坚强的决心。

在陇县这样一个贫困县,实现这一目标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县委书记杜长生在全县脱贫攻坚督导会上掷地有声地指出:“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要对弱势群体特别给予关注,走包容发展的路子,要让贫困人口增长志气、增长智慧、增长能力,让他们有产业、有奔头、有干劲,各级干部都要树立这样的决心和信心,把党的阳光撒在弱势群体的身上,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县上针对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明确的问题,县委书记杜长生、县长赵甲宏与相关部门负责人拿着贫困户花名册,分头进村进户做工作,精准摸底,精准施策,精准帮扶。

县长赵甲宏在调研过程中反复对随行调查的人员说:“无论是什么原因致贫,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就是自卑。所以,我们要给予他们热情的关怀,一张笑脸可以融化他们心头的坚冰。要让贫困户明白一个道理,在社会主义这个大家庭,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难倒人的事。”

在全县兜底保障汇报会上,各部门、各乡镇的“掌门人”将兜底保障底子说得一清二楚,对实施的策略也说得头头是道,县上领导听了,顿觉肩上的担子轻了很多。

县民政局局长宋江平在汇报中说道:“民政工作是政府连接群众的重要桥梁,兜底保障是通过落实低保、特困供养、残疾、孤儿关爱等政策,保障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生活,确保他们顺利脱贫。兜底保障政策是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制度,也是‘五个一批’分类施策的重要内容,更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线’。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我们进一步拓展社会救助工作的广度与深度,用民政人‘为民爱民’的温度,加大‘三排查三清零’工作的力度,扎实开展了‘织网暖心提升’八大工程,将未脱贫人口精准纳入了兜底保障范围;对脱贫监测户、非贫边缘户实行预警监测、动态管理,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应补尽补、应助尽助,确保了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县级领导与各部门各乡镇领导认识的高度统一,保障了脱贫兜底政策的全面实施。脱贫攻坚以来,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1.42亿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1793.38万元、临时救助金1052.53万元。全县建成79个农村幸福院、2所敬老院、1所儿童福利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2157.45万元,足额兑付农村群众养老金、高龄补贴、孤儿生活补助等社保政策,做到了应保尽保。2020年,陇县兜底贫困户1407人,其中五保兜底贫困户401人。这令人鼓舞的数字里有贫困户一张张满足的笑脸、新农村一幕幕生活图景的变迁,还有公仆们温热的汗水和滚烫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