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81

在脱贫攻坚战役进入决胜的关键时刻,一场新冠病毒疫情来袭。陇县27万人民和决策者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

2020年春节来临之前,即将脱贫的父老乡亲兴高采烈地置办年货。在这喜庆的时刻,谁也没有料到,一场新冠病毒悄然来袭,手机上、电视里频频传出武汉封城、医院告急、疫情肆虐的消息。顷刻,人们的生活秩序被搅乱了,喜气洋洋买酒买肉的人们突然抢购起了口罩,口罩成了最紧俏的“年货”。一时间,城乡一片肃然,连空气都像凝固了一样。

疫情就是命令,抗疫就是战斗。一场没有硝烟的总体战、阻击战,一场人民战争,打响了!

2020年1月4日(腊月二十七)上午,寒风凛冽,冷气袭人,县委、县政府在陇州宾馆大会议厅里召开新型冠状肺炎联防联控会议,出席会议的人员个个神情凝重,会场气氛严肃。会议对防控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安排。会议提出“铁壁防御、科学决策、联防联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总要求,研究成立了抗击新冠疫情领导小组和指挥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把抗疫的各项任务压在各常委的肩上。

县委书记杜长生在会上义正词严地说:“党把陇县27万人民交给了我们,保证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疫情当前,正是考验我们的时候,大家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把这一场硬仗打好,确保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双胜利!”

杜书记话音刚落,县长赵甲宏紧跟着表态:“国难当头,现在正是人民群众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抗疫需要的物资必须全部保障,政府各个部门必须迅速参战,各级干部必须立即投入,确保陇县人民零感染,确保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不受损失。”

陇县电视台将这一重要新闻传到了千家万户,抗疫的冲锋号吹响了。

指挥部进入临战状态,连夜筹足了抗疫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决策者们顾不上与家人团聚,靠前指挥,调兵遣将,运筹帷幄。

人民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拉开了与疫情决战的阵势。

白衣天使临危不惧、主动请缨、恪尽职守,冲杀在抗疫的前沿阵地。

不到两天时间,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机制迅速建成,全县城乡划分成了上千个格,格与格联结成网,纵横通达,密密实实。每个格都落实了责任领导和管理人员。网的管理按行政区域划分条块,县、镇、村分级包抓,坚持24小时值班,严管死守,不留死角。群众放心地说:“网格化管理把大家担心的问题解决了,这看不见的网格就像一座座城堡,护卫着乡亲们。”

县级部门和各镇包村组、包社区逐户逐人摸底排查,按照上级指示,对从武汉返乡人员严格实施居家隔离政策。村口、路口设立岗哨,对外来人员逐人测体温、查旅居史,确保不漏一人。县市场监管局、疾控中心联合有关方面的力量,对餐饮、旅馆、肉食市场、超市等人群聚集场所实施严格监管,取消了正月十五耍社火闹元宵的计划,关闭了电影院、棋牌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传染事件。社会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支持抗疫,和氏乳业集团将上千万元的乳制品捐往湖北疫区,县慈善协会、关山大酒店、盛源果品公司、天翔商砼集团等都慷慨解囊,支援抗疫,形成了干群齐心、举县一致抗疫情的生动局面。

1月24日(腊月三十),陇县人民医院组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预检分诊组,由临床、职能科室抽调17名医护人员组成。分诊组对每一位进入医院的人员测体温,询问病史、居住史、旅居史、聚集史,进行全面筛查,对分诊出的重点人员进行登记,引领他们到发热门诊逐一排查,不漏一人。对进入县城的外地车辆逐一询问、详细登记、规范管理。向群众发放新冠宣传资料,讲解预防知识,增强抗疫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科学性。

1月25日(正月初一)深夜十一点三十分,牙科中心卫生院被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县集中隔离点。

从接到命令的那刻起,牙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立即进入战备状态,迅速用挡板把医院分为隔离区和分诊区,搭建临时灶房、厕所等生活必备设施,腾出消杀物资储藏库房。

两天半,60小时,陇县集中隔离观察点建成并投入使用。

1月29日(正月初五),县委副书记李维芳、县卫健局局长陈江福、县疾控中心副主任韩宗琦、东南镇党委书记张积峰等领导来医院实地察看隔离区建设进展情况,并提出了改建意见。

1月31日(正月初七)晚,县委书记杜长生、县长赵甲宏来到牙科卫生院实地察看了隔离点建设和隔离点工作准备情况。

看到在寒风中坚持值班的医护人员,杜书记叮嘱他们要做好对隔离人员的监测工作。他还说:“牙科隔离区是全县疫情防控的尖刀连,你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大家要一起努力,同舟共济,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

隔离区设居家医学观察和集中隔离点医学观察两种。卫生院医生每天入户两次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测体温等监测措施,并进行新冠病毒最新防疫知识宣传,发放84消毒液等消杀物品。在集中隔离点医学观察隔离区,8名医护人员轮换倒班,监测隔离对象体温变化以及身体有无异常,对环境进行消杀处理。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县所有医务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第一线。

集中隔离点负责消杀工作的王小刚每天背着二三十千克重的消毒液一趟又一趟地反复喷洒,从清洁区到潜在半污染区再到污染区,所有的物品、地面、门把手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位都不放过。他还负责将隔离区的医疗废物进行消毒分类后装袋封口,送到指定位置。一趟循环下来,小刚的衣服被汗水浸透,汗水模糊了双眼,防护口罩的系带勒伤了脸颊,但他从来没有叫苦叫累,总是兢兢业业,毫无怨言。

集中隔离点来了个5岁的孩子。他的父亲李俊杰(化名)在武汉封城前一天从疫区回到陇县,一到家,当地卫生院就对他父亲进行了居家隔离。两天后,他开始发烧。他家的情况引起了入户测体温的医生的高度警觉。医生赶紧和有关方面联系,将父子俩接到县集中隔离点住院治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家里、村上、镇上甚至全县的人都在关心着这对父子的安危。

5岁的小孩子要在隔离区待14天确实很难。

“姐姐,我想到院子里去玩。”乘护士测体温时,他怯怯地说。

是啊,在屋里待这么久,大人也闷得难受,何况孩子呢。

经过商议,决定让集中隔离对象错峰到院子里活动散心,减少心理压力。

护士阿姨还经常把自己的零食拿给小孩。他爱吃苹果、小橘子、旺旺雪饼,医生护士们谁要出去办事就捎些回来,他很快喜欢上了这里的叔叔阿姨。

一天,医护人员接到通知,从缅甸回陇县的两位男士必须实施集中隔离。王小刚和司机到咸阳机场接上他们,直接回了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

刚来时,这两名男士情绪激动,大发脾气,骂骂咧咧。“我好好的,你们测出我是新冠肺炎了吗?天天待在这里面,什么时候是个头!”其中一个冲着给他测体温的护士吼道。

护士耐心地给他解释政策,和他拉家常,做心理疏导,他们的情绪慢慢平稳了。

看到医生护士每天穿着臃肿笨拙的防护服给自己测体温、送饭、消毒,他不好意思地说:“你们也不容易,为我们忙前忙后的,以后有啥我能帮上的,尽管叫我。”

集中隔离点全体医护人员自正月初一上班以来,坚守岗位两个月,从未休假。由于人员少、工作量大,他们基本是一人身兼数职。巨大的工作压力给他们的心理造成沉重负担。3月25日,二级心理咨询师、县医院副院长李晓会到集中隔离点对医护人员进行了心理疏导,教大家在特殊时期采取做运动、听音乐以及和家人、朋友通过网络交流等方式,消除身体疲劳、缓解精神压力。

众多的白衣战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英勇奋战、无畏向前,取得了抗击新冠疫情的胜利,为全县人民构筑了一道生命安全的防护墙,为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赢得了更多时间。

在保障全县人民生命安全、助力脱贫攻坚的同时,陇县的医疗卫生事业也获得了诸多荣誉。2018年,陇县卫健局被省卫健委评选为“2017—2018年度全省健康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同时连续5年被市脱贫办、县委县政府评选为“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奖牌记载着全县医务工作者夜以继日的辛勤劳作,凝结了白衣战士多少心血和汗水。

祖国感谢你们,人民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