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44

扶贫,首先要摸清现状,找出根源,理清思路,瞄准目标。资源有限,时间有限,只有下手精准才能奏效。杨伟挨家挨户走访,甚至撇开村干部和陪同人员,暗访摸底,询问收入来源,统计亩数、亩产,了解掌握群众所从事的生产业态、增收渠道、生活消费状况、脱贫愿望以及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杨伟将自己在北关村调研了解到的详细情况汇报给中铁院党委,分管扶贫工作领导亲赴北关村进一步核实和研究问题。他们翻阅大量资料,进行专家咨询,逐一考证黄土高原山区丘陵沟壑地带适宜种植的产业项目,最终确定仍然选择北坡早年自发形成的油桃项目。

北坡油桃因其色鲜味美、口感酥脆而在当地享有盛誉,但是规模偏小、产量不高,加之推介不力、销售渠道不畅,使得价格偏低,特别是易受气候因素影响,无法保证收成,因此,村民对此产业还心存疑虑,不敢大胆发展。工作队认识到,制约北坡油桃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水,因为北坡的大面积耕地在山坡,无灌溉条件,只能靠雨水灌溉,而当地大多数年份都有旱情,故不能保证丰收。因为缺水,果实质量受影响,从而影响价格,也发展不成超优品牌。

经过分析论证,工作队与村上商量研究决定建设灌溉工程设施,实施节水农业,强力发展油桃产业。

思路一理清,目标一锁定,就到规划和实施工程项目的环节了,而这是中铁一院的拿手好戏,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搞工程。

2016年,全国脱贫攻坚战役全面打响,“精准”理念迅速指导各地重新部署和改进工作,中铁一院加派人手,加大工作力度,加快项目实施节奏。

工会生产保障部部长靳彤被任命为工作队队长,侯英与杨伟两位同志为队员,常驻北关村。院人事处副处长杨有国作为负责北关村扶贫工作的牵头人,带着这个项目,多次到北关村搞调研、做论证,形成了比较切合实际的建设思路。紧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到省水利厅协调,向分管副厅长详细汇报北关村的实际情况和他们做水利项目的打算,厅长听得连连点头,各方人马都围绕这个项目做规划、绘图纸、造预算、跑审批。2016年11月,扶贫队向县水利局送去申请报告,要求为北关村油桃滴灌项目立项。2017年,新上任的院党委书记刘为民带着杨有国、杨伟等人一起多次与省水利厅沟通协调,最终取得了各级水利部门的支持,引入项目资金370万元。

刘为民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程度,不亚于他对自己承揽的一项国际性铁路勘察设计项目。刘为民说:“我在搞西康高速公路柞水特长隧道和西康铁路秦岭特长隧道时,整天钻在秦岭山里,成天与当地的老百姓打交道。那时候的生活条件很是艰苦,我们渴了、饿了,老百姓就给我们一碗热汤、一杯清茶、一个蒸馍、一块红薯,那份恩情,我至今难忘,一直想找机会报答。这次扶贫,我们中铁一院虽没有分配到秦岭山里去,但北关村的老百姓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过贡献的,对他们的扶持同样是报恩,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完成中央交给我们的这项光荣任务。”

刘为民的扶贫情怀彰显了一个中央企业当家人的自觉和担当。

工程项目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先做了村东三、四组1000亩,投资230多万元,2018年年底完工。第二期做了村西三、四组500多亩,投资130多万元,2019年年底完工。至今,北坡1500多亩油桃园滴灌全覆盖,总投资370万元,项目工程完成验收。

架设滴灌管道的前期,先对水源进行了修复和新建。修复机井1眼,新建抽水站2座,新建100立方米蓄水池4座。滴灌工程共铺设各类输水管道310千米。这是全市最大的滴灌项目。

在做滴灌项目时,工作组和村委会动员群众大力扩展油桃种植面积,他们动员群众每户至少栽植3亩。尽可能连片栽植,这样更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还有利于果园管护。种植户发展到60%以上后,2018年,工作组和村委会又投入6万元购买树苗,油桃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

望着一棵棵桃树下的滴灌,北坡村民笑了:“谁能想到还可以把水引到这么高的山上去,真是奇迹呀!”

精准扶贫,多像这漫山的滴灌,用这一根根胶管,把有限的资源准确无误地输送到渴求雨露的苗木根本上,把关怀一点一滴地渗透进农人的心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