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建蜂场的想法提到了村委会与工作队的联席会议上,大家一致同意,郑志强和老方商量着拿了一个初步规划方案,向市场监督管理局申报成立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
郑志强明白,现在搞企业建厂,一是要引进最先进的设备,建现代化企业。他利用关系和网络信息,面向全国展开调研,先后访问咨询了山东聊城、河北廊坊、江苏徐州、河南驻马店和三门峡、广东汕头和惠州的蜂蜜生产,最后决定从各地购进自动化蜂蜜灌装生产设备。
他又调研了蜂蜜的市场销售情况。大中城市对蜂蜜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放眼国际,与发达国家进行外贸合作也需货源。好的蜂蜜有保健的功能,不会引发糖尿病,特别适合中老年养生、青少年成长发育、妇女养颜美容等。尤其是中蜂蜂蜜,广采百花,天然蜜源,含有多种中药材成分。国际市场上的新西兰蜜、新加坡蜜卖到每千克1000多元,而陇县当地群众生产的土蜂蜜只卖每千克60元,他向北京、上海、成都等地长城分公司的人员询问,大家普遍认为中蜂蜂蜜只要是真货,每千克五六百元也不贵。
郑志强回北京向公司领导汇报蜂场项目规划情况,公司领导对他的工作表示满意,对蜂场的项目很认可。领导当即拍板,出资120万元作为扶贫资金,并且表态,在销售初期,公司将蜂蜜作为生活福利向下属各分部职工定量销售,价格是每千克200元。
120万元的扶贫资金立刻到账,村上专业合作社也拿出40万元,共投入160万元启动资金,购蜂箱、买蜂种。郑志强和老方他们跑了陇县八渡、新集川、火烧寨等传统中蜂养殖地,选购优良蜂种,每箱700元,共购进300箱,选择了三个养殖基地。第一个就在原椿树滩村委会旧址,地势平阔,有几座废弃的旧房子,稍做收拾就可使用。另外两处也是山中空地,不用花钱租用。
去八渡拉蜂,大车装运,轻搬慢行。因为蜜蜂最怕挤压晃动,车速只能控制在每小时20千米,走走停停,早晨出发,回到铁塬村已是半夜时分,卸车、搬箱、转场,志强领着村干部们亲自干。四月份是蜜蜂分群最忙的季节,大家一起出动,轮流休息,做到24小时照管。转场一般都在夜间进行,会干到凌晨两点以后。他跟着工人们一起吃馒头、喝白水,也因为这样,本就吃不惯当地饭食的郑志强患上了胃病。
他们把蜂场定位为村上的扶贫企业,用工时优先选聘贫困户,然后是那些因家中拖累没条件外出务工的人员。工资也较当地一般工资高一些,技术人员每月5000元,外加300元生活补助;一般工人3300元;忙的时候也会请些零工,待遇优厚。2018年是建场整一年,蜂群扩大到了600箱,生产蜂蜜5000千克,产值100万,除去工人工资及其他开支,给全村群众分红29.25万元,户均1500元。
2018年9月20日,铁塬村召开年度分红大会,镇上书记、镇长也来参加。这一天,天气格外晴朗,没有风,太阳也要比前些日子灿烂一些,晒得川道场院一带暖暖的,会场设在村子小学的操场。上午十时许,村民们都已蜂拥而至,开会分红,大家感到新鲜好奇,多少也有些期待,现场热闹得像过会,气氛很好。
会场主席台布置得很喜庆,大红的条幅、对联加彩色喷绘,插着彩旗,摆着花篮,桌上有崭新的桌布,放置着参会领导的名牌、麦克风,音箱喇叭里一会儿放歌曲,一会儿放秦腔。
停车场停着不少小车,看来好像是外来参观会议的,也有县电视台的记者。
会议开始,陈全德支书主持会议,赵林虎做工作总结报告,宣读了年度致富能手奖励名单和各户分红账单。郑志强亲手将分红现金一份份递往村民手中。人们高兴地笑,激动地鼓掌,镇党委书记讲话祝贺,也请来了城里的舞蹈队演出助兴,当天晚上,电视台就有新闻报道此事。
销售给长城公司职工的蜂蜜反响很好,大家表示还真没有吃过这么好的蜂蜜,纷纷要求增大订货量。有很多人说,这样的好蜜才200元一千克,其实就算是400元一千克也不贵。
为了扩大生产,郑志强提议建设标准化蜂蜜加工基地,引进最先进的全自动蜂蜜灌装设备,预算投资63万,他将计划报县上产业办,争取扶贫产业项目资金60万,村上又拿出3万。他们从6个城市的厂家分别购进了设备,现已安装完毕并投入生产。新建的无菌车间与医院手术室同一标准,属千级以上,灌装线年生产能力100吨以上,出产大小玻璃瓶罐、塑料瓶罐、便携式袋装等多种产品。
蜂蜜销售现只办好了流通许可证,正在办理生产许可证,完成了“城源关山”的商标审批。如今,陇县城源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这一企业已完全建成并移交管理,正常运营。铁塬村家家户户在没有花钱投资的情况下,年年可以得到上千元的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