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初升的太阳把大地染红,张美云正迈着轻快的脚步,哼着《甜蜜的歌》,走进陕西依尚实业有限公司。
甜蜜的歌,
甜蜜的歌,
飞满天喽喂……
工业农业齐挽手向前喽喂,
甜蜜的生活无限好喽喂……
张美云家是从党家庄搬迁到梁家村田党小区的,家中两个孩子年纪尚小,夫妻两人均无技能,生活过得十分清贫。她最远到过贵州打工,吃了不少苦,但没挣回来几个钱,孩子留守在家,由患慢性病的公公婆婆照顾,她在外打工怎能安心呢?她常常为孩子和老人的事牵肠挂肚。
距离田党小区一千米的板桥村建起了一个生产校服的社区工厂———陕西仪尚。好友小丽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张美云。
她闻讯后立马从贵州赶回陇县,及时报名参加了政府和企业组织的就业技能培训班,经过岗前培训,聪慧好学的她很快掌握了缝纫机的操作技术。有了缝纫技术,陕西仪尚实业有限公司的老板当然双手欢迎。她手脚麻利,做的活工艺精湛、样式漂亮,天天超额完成任务,老板不但每个月足额发工资,还给发红包。
出了厂门,美云和好友小丽一起行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夕阳的余晖柔和地铺在田野里,两人的面庞和秀发散发着温暖的光泽。
“现在好了,能照顾上两个老人,也能辅导孩子的学习,吃住在家,挣的钱就可以攒起来了。以前我在外面打工,吃住都要钱,日子过得紧张,还攒不了几个钱,一个月下来最多落七八百元。现在从家到社区工厂,走几分钟就到了,如果没啥耽搁,一个月下来能挣两千元,工作也不累。”美云边走边对小丽说。
“就是,你一回来,你的小女儿都变得活泼爱笑了,话也多了。”小丽赞同道。
小丽接着说:“我婆婆病重管不了孩子,以前我只能居家哄娃娃、种地,家里穷得叮当响。现在有了社区工厂,在家门口拿工资,挣点钱补贴家用,日子可是活泛多了。”
脱贫攻坚战中,像陕西仪尚实业有限公司一样的社区工厂,陇县已建成13家,带动安置周边镇、村劳动力772人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264人,实现劳务收入300余万元。整体搬迁村的农民真正做到了楼上生活、楼下打工,出家门、进厂门,管家务、挣票子两不误,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美好生活。
对于无法外出务工、无劳动技能、无生活来源的贫困劳动力,县上想方设法为他们另辟蹊径,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专门设置了公益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上岗就业。全县共开发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保洁员、图书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2394个,已有1984名贫困劳动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