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李维芳部长亲自送郑志强到铁塬村就职赴任。
迎接他们的天成镇党委书记、镇长及铁塬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人员共十多人在村委会门口列队等候。
下车后,彼此握手见面。
李部长说:“为节省时间,我就不进去坐了,就在这儿给你们交代一下。”他把郑志强推到前面说:“长城公司郑志强同志现在到咱们铁塬村担任第一书记,镇上和村上的同志们要搞好配合,照顾好郑书记的生活。”郑志强回应李部长:“能和各位共事,是我们有缘,还望各位多多照应、多多包涵。”
镇村干部一齐表示:“李部长放心吧,我们会按您的指示,配合好郑书记的。”
部长车子离开后,大家进了村会议室就座,村上同志给郑志强介绍情况。
村支书陈全德,五十岁出头,身体壮硕,一看就是那种很能干的庄稼汉子,说话语速忒快,加上说的又是当地方言,郑志强没能听懂几句,只听到全村有8个小组、4个自然村,共444户1637人,其中贫困户266户961人。
介绍完情况,驻村工作队长赵林虎陪同郑志强入户调查、熟悉情况。
从这一天起,郑志强也真正意识到问题来了。第一个就是沟通存在困难。他听不懂当地方言,尤其是当地人对话时,语速较快,他站在一边,十句中能听懂一两句就算好的了,所以他也没法儿说太多话给予回应;加之老百姓一听他是北京大公司的大干部,穿得又那么光鲜阔气,难免有些敬畏,轻易不敢亲近。
第二个问题就是吃饭。他都是在村民或干部家里吃饭,人家好心招待他,做的是当地传统待客的臊子面,咸、酸、辣,口味重不说,主要是锅一煎(方言,即水烧开、沸腾)就捞面,面还很硬,河南人吃惯了煮透的糊涂面,这样的面吃不消。
初来乍到,这些困难只能慢慢克服,靠学习和改变自己来解决了。
连续走村串户,他看手机上的微信运动记录每天均在2万步以上。他抽空去了一趟县城,浑身上下换了行头,把自己打扮成当地农民的模样,为的是和村上的群众拉近距离。
村上的老百姓也很会恭维人,这儿干旱几十天了,田地裂口子,大片的玉米几乎都要晒死了,郑志强到村的那天下了小雨,大家都说他是贵人,带雨来了。
铁塬村早年是由两个自然村组成的一个生产大队,川里平处的大村名铁佛寺,因村庙中铸有一大铁佛而得名,传说此铁佛北魏时期就有了,远近的善男信女常来朝拜,香火旺盛,可惜民国时期被毁。铁佛寺村后山腰台地有一小村,名为塬塬上。后两村合一大队,又因铁佛寺之名有迷信之嫌,故村名改为铁塬。铁塬村居于蒲峪川尾,再往南去,川谷收窄成峡沟,便进入崇山峻岭的关山林区。向南顺蒲峪河溯源,便是狭长幽深的关山沟了。里面原有三个建制村,椿树滩、扫帚滩、石尧河,沟沟岔岔,零星地藏卧着一些人家。这三个村是天成当年自然条件最差的贫困村,近几年一齐并入铁塬村。
铁塬村西头有一突出的山包石嘴,名杏嘴庙。那儿曾建有山神庙,供奉着陇州的总山神,旧时陇州朱柿堡每逢全州赛会,必来杏嘴庙迎请山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地建成了国有林场,名关山林场。关山草原开发旅游景区现又在附近建起了山门停车场及售票管理基地。铁塬村因此又热闹兴盛起来。
铁塬村的青山绿水完全颠覆了郑志强出行前对目的地的想象,这里峰峦叠翠,茂林修竹,绿水潺潺,花果飘香,关山大道陇马公路车流穿梭,哪里有黄土高坡穷乡僻壤的影子?郑志强愕然,他佩服电影导演张艺谋的眼光,选了这儿作为《秋菊打官司》的拍摄地,山水、村落、民风,都太合乎剧情格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