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评议会结束后,胡小芹一路小跑着回了家。
太难为情了。
这么多年来,她第一次感觉到“害臊”。这倒不是因为别人说她的那些缺点,胡小芹知道那些话虽然难听,可也是事实。她感觉难为情,是因为第一次被迫“当众亮相”,而且大家的看法竟然都一致,有那么多人说她,那肯定不是冤枉她了。
她一下子感觉很羞耻,在会场上时,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回到家里,胡小芹一头扎到床上,扯过一条被子蒙住了头———外表看上去她在睡觉,可她哪里能睡得着啊。
其实,胡小芹也是个要强的人。只是这些年生活中接二连三的挫折与坎坷,让她失去了勇气和信心。老实巴交的丈夫挣不来钱,家里的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别人家都住上砖房,他们一家四口还蜗居在一座破旧的土房里,连厨房和卧室都没法区分。房子四面墙壁因为长年的烟熏火燎,黑得就像掉进地窖里,屋里地面连砖都没铺,踩上去疙疙瘩瘩的。这样的日子让她厌烦了,没指望了。慢慢地,她也就自暴自弃了。她不是懒,是没心思干啊。她知道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笑话她日子过得差,但只要没说到当面,她也就当一股风吹走了,就当不知道。这日子,推一天是一天吧。
可在这次评议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留情面地当面锣对面鼓,毫不留情地批评,让她脸上挂不住了;再和红榜人物一对照,她更是无地自容。她有点撑不住了。人家说的都是事实,她真要反驳,可就成无理取闹了,她还没落后到那种地步。再说,她也听得出来,几位长辈虽然都在批评她,却没有一点笑话她的意思,都是语重心长,真心为她好,她要是再不识好人心,那成啥人了?
可是,话说回来,这穷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呢?出路在哪里呢?胡小芹蒙头盖被沉思了不一会儿,忽然像被电击了一下,她猛地从床上爬起来,看了看破旧的土屋,看了看长满杂草的院子,颓然地叹了口气。
丈夫赵宏忠从地里回来的路上,听别人说妻子被评为“黑榜”的事。他知道妻子心情不好,想劝劝妻子,却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他不咸不淡地安慰了几句,看妻子没反应,也就木讷地坐在一边,不吭声了。
张敏进门的时候,胡小芹夫妻俩各自孤呆呆地坐着,屋子里一片寂静,十分沉闷。
从2017年10月开始,张敏就负责帮扶胡小芹一家,彼此都很熟悉,已经算是半个“家里人”了。
一落座,张敏就数落起了胡小芹夫妻俩。
“我说老赵,你成天就知道在门口地里刨。给你建议多少次了,你也不出去打工。你儿子都上初三了,学习也挺好,将来考上了大学,你拿啥供?”
回头他又数落胡小芹。
“让你学勤快点,把家里卫生打扫干净,你就是不听。看,这是我去年刚来时用手机拍的照片。你看看现在和过去有啥差别?难怪大家在大会上批评你,你自己说说,该不该批评?”
胡小芹低着头,一言不发。
数落完了,张敏又开始苦口婆心地给胡小芹做工作。“我也知道你是个干练人,也想把日子过好,只是这几年运气差了点。这样吧,我给你想办法,把你家这房子翻修一下,改换个面貌。我再打问打问,帮老赵在附近找个活。这样既能挣点钱,也能照顾家里。关键是小芹,你先要把屋里卫生搞好。”
胡小芹动了动身子,还是没有说话。
张敏又说:“你看,村委会刚和我签了责任书,要求你在两个月内要有大变化的。我都签字了,你不能让我挨批评不是?”
胡小芹开口了。“放心,我不会连累你。宏忠,咱赶紧吃饭,下午我跟你一块去地里。”
赵宏忠长出了一口气,放下了心。
张敏也笑了。有戏,看来今天的评议会没有白开。
张敏回头又来到村上,找赵支书商量对策。“光批评说教不行,咱得有具体帮扶措施,才能让她彻底转变。胡小芹家的土房又破又旧,屋顶经常掉土,地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我想给他们的房子吊个顶,再给地面铺上砖,这样兴许他们就有信心和动力了。”
旁边有人接过话茬,说:“你想让胡小芹改变?除非太阳从灶火门里出来。”
张敏却不这样认为,他坚定地说:“只要让她看到生活的希望,就一定能改变。”
赵碎定也支持张敏的想法,只有安居,才能乐业。他们当即拍板敲定,从改变胡小芹家居住面貌入手,对胡小芹进行帮扶转化。
赵碎定说:“吊顶和铺地面可以列进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里,但要先申报,补助款下来有个过程,你先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把活干了,申请项目的事我负责。”
张敏没有退缩。
很快,张敏帮助胡小芹借来了两千元,买来了PVC板材、龙骨、红砖等材料。为了节省工费,张敏亲自上手,担当匠人角色,让胡小芹和赵宏忠给他打下手。他们用了一天两夜时间,完成了屋顶吊顶和地面铺砖。张敏出身农村,干这点活倒也不在话下。随后,张敏和胡小芹、赵宏忠一起动手,把熏黑的墙面泥坯全部铲掉,和好泥,买来了涂料。干完这些,张敏吩咐胡小芹:“抹墙是个技术活,我干不了。你去把娃他姨夫请来,给你帮忙抹墙。”为了不耽搁胡小芹家亲戚白天打工挣钱,张敏就给亲戚当下手,趁晚上抹了墙。等墙面干了后,他又动手给墙面粉刷了涂料。
这样一改造,胡小芹家的面貌焕然一新:闪闪发亮的PVC吊顶能映出人影,洁白的墙壁,平整的砖块地面,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人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房屋改造结束后,张敏回到单位给领导汇报了帮扶情况。县园艺站站长李新龙听了张敏的汇报后很高兴,说:“刚好我家有一个闲置的洗衣机,还是八成新呢,就送给胡小芹吧。”
汇报完工作,刚要出门,张敏又盯上了单位一个木柜。“李站长,咱这个木柜不用了吧?”
李新龙回答:“这是咱单位灶上的,买来就没怎么用。现在不办灶了,也没啥用。等等,你啥意思?”
张敏哈哈一笑,说:“没啥意思。”一转身,他却叫来了一辆三轮车,把木柜拉到了胡小芹家,稳稳当当地安置在了她家厨房。
周末,胡小芹在县城上学的儿子回家后惊喜不已。家里大变样了!再朝门后一看:哇!还有个洗衣机。他二话没说,接上水,脱下穿了一周的校服扔进洗衣机,就“哗啦哗啦”地洗了起来。
看着开心的儿子,胡小芹心里也乐开了花。
过了几天,张敏又介绍赵宏忠到东关村欣绿蔬菜专业合作社上班,一个月能挣两千多块钱。工资虽然不多,但比赵宏忠以前打零工时的收入理想多了。
胡小芹也一改往日不上地的习惯,每天送完孩子上学,就往地里跑。不到一个月,左邻右舍就开始议论起来:“胡小芹咋像变了一个人?屋子、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往地里跑得比谁都勤快。没看出来,这个‘懒婆娘’也是个精干人啊!”话里话外,透着满满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