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党建“走心”,群众“暖心”。在脱贫攻坚中,陇县积极开展“组织不会忘记”“温暖每一家”“助你们成家”“让组织说话”党建暖心“四大行动”,通过一件件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解决了群众生活中的一个个难题,搭起了党群之间的“连心桥”,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激发了贫困群众主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大向心力和无穷无尽的动力。
“组织不会忘记”就是让每一位困难党员享受组织的关怀,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
2020年8月10日,立秋第三天。
东风镇杜阳社区下凉泉村专业合作社草莓园里,62岁的老党员葛广裕正在给草莓锄草。
天气炎热。葛广裕抬手擦擦额头的汗水,又弯下腰继续忙碌着。在他身后,一行行草莓苗子在微风的抚摸下,显得十分欢快。
很快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葛广裕回到家里,洗了把脸,嘱咐老伴道:“抓紧做好午饭,下午社区工厂的面粉加工厂污水池上要焊个铁架子,我还要去给角铁上刷漆哩。”
老伴劝他道:“你慢点干,别老是这么辛苦。”
葛广裕反驳老伴,说:“这不行,人要有感恩之心,你忘了组织上这些年是怎么帮助咱的吗?”
葛广裕没忘,老伴当然也没忘。这些年是怎么从艰难中走过来的,他们心里明得像镜子一样。
2014年4月,正在北京打工的葛广裕大儿子突然被诊断患了急性白血病。消息传回家中,如一个晴天霹雳,一下子打乱了一家人的生活。
葛广裕知道的时候,大儿子已经在北京天坛医院治疗了整整两个月了。花光了儿子这几年辛辛苦苦打工挣的10万元,病情却没有得到丝毫控制。随后,葛广裕儿子又辗转于上海、西安的几家知名医院检查、治疗。最终,他儿子决定在西安唐都医院做骨髓移植手术,但首笔手术费用就要交45万元。
45万元,对葛广裕这样的农民家庭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葛广裕是一个要强的硬气汉子,遇事从不认输。前些年,下凉泉人都认为养奶牛不景气,全村所养的奶牛几乎都卖尽了,葛广裕依然精心侍弄着自己家的一头奶牛。这次,为了儿子的病,他咬咬牙,把心爱的奶牛卖了,又处理了二儿子给他开的一个建材店,才凑了十几万。可这距离首笔手术费还差一大截呢。
葛广裕又跑去贷款。银行一听要贷款治病,没一家愿意贷款给他。银行担心这病将来治不好,贷款还不上啊!去向亲戚朋友借吧,大家都是农村人,哪能那么容易凑够这么大一笔钱?
葛广裕一筹莫展:难道真的没有一点出路了吗?
就在这时,下凉泉村党支部书记葛建军和村主任杨芳龙上门了。一进门,两人就分别拿出了4万元和1万元现金递到了葛广裕的手中,郑重地说:“老葛,你放心,你是咱村上的老党员了,组织不会忘了你,一定会帮你渡过难关的!”
第二天,葛建军带着葛广裕来到了农商银行杜阳支行,亲自担保,给葛广裕贷款20万元。
回到村上,葛建军又动员全体党员。“在咱党的队伍里,不论是谁,一个人都不能掉队!”葛建军的话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随后,葛建军又陪着葛广裕东奔西跑地到亲戚朋友家里去借。“我以我的个人信誉和党性担保,绝不会让大家的钱打水漂。”每到一家,葛建军就拍着胸脯这样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全体党员和葛广裕的亲戚朋友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又给葛广裕凑了19万元。
终于,葛广裕儿子首笔手术款凑够了。
2014年9月,经过和葛广裕女儿的骨髓配对,葛广裕的大儿子顺利做了手术,葛广裕和全家人才松了一口气。
手术后,病人恢复得非常好。可谁也没料到,到了11月份,病人却突然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术后排异。医生说:“这是一种罕见的感染。别说是国内的医生了,就是到了国外,也没有办法。”
就这样,经过56天的努力救治,医生还是没能挽留住葛广裕大儿子的生命。葛广裕白发人送黑发人,经历了一场人生至痛。而此时,他为给大儿子治病已经花去89万元了。
看着儿子留下的两个小孙女,葛广裕的老伴哭成了泪人,最终悲伤成疾。面对痛失爱子的灾难和巨大的债务压力,葛广裕几乎要垮了。
这时,又是党组织伸出了有力的援助之手。东风镇党委书记梁新科、镇长陈银拴闻讯前来看望葛广裕,并当场安排,由镇长陈银拴亲自负责帮扶葛广裕走出困境。
梁新科嘱咐下凉泉村党支部书记葛建军道:“绝不能让老葛一家人陷入困顿。村上要特事特办,尽快联系有关部门,将老葛一家列入低保救助范围。”
逢年过节,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对老葛的慰问一次也没落下。
2015年春节,镇长陈银拴专程去看望葛广裕。一进门,发现老葛的大孙女发着高烧,当即从兜里掏出500元,安排村干部带着老葛的孙女去医院看病。
后来,包村干部薛洋洋又从陈银拴手里接过了“接力棒”,成了长期驻守在老葛家里的“亲人”。
2016年,全县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吹响了,葛广裕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上了贫困户应该享受的一切政策。
“只有让贫困群众有事干、有活干,他们才会重树生活信心,摆脱心理压力。”村党支部提议,让葛广裕到村上的专业合作社上班,专门负责草莓园的生产管理,这样就给老葛每月增加了2400多元的收入,减轻了他的生活压力。
“咱不能把负担全部甩给国家。”葛广裕对老伴说。
这位1986年入党,至今已经有3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坚定地说:“要不是家里遇上这么大的困难,我也不会给组织添麻烦。组织没有忘记我,我也要自强自立、顽强拼搏,给党旗添彩!”
熬过了最初的悲伤,葛广裕来到村委会,向村支书葛建军提出申请。他说:“以后党员参加的活动,一定要叫上我。每周的‘重温入党誓词’教育活动,我一定参加。”
按照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制度,医院给葛广裕报销了29万元的医疗费用。葛广裕立即拿这笔钱还了银行的贷款。随后,葛广裕又发奋努力,陆陆续续地还上了借亲朋好友的钱。
“目前就剩下二十来万了。我计划再有两三年时间,就能全部还清。我要用实际行动向组织证明我没垮,我还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葛广裕虽说63岁了,头发花白,但他依然非常乐观,每天准时去社区工厂上班。家里有两个孙女,一个9岁,上小学四年级;一个12岁,今年秋季就要上初中了。他还谋划着,再好好干几年,让小儿子帮他把家里的建材门市重新办起来。“到时候,家里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了!”他这样给老伴鼓劲打气。
在陇县,像葛广裕这样享受过组织关怀的老党员不胜枚举。自“组织不会忘记”党建暖心行动开展以来,县委组织部设立了党内关爱帮扶基金,建立了长效帮扶机制,对生活困难党员、离任村干部和因公致残、牺牲、殉职的党员干部及家属进行及时有效的帮扶慰问。近两年,全县已对一千多名困难党员、离任村干部及家属发放帮扶慰问金68.62万元,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