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人常说:“患难见真情。”固关镇殿咀村的贫困户包定定对这句话体会特别深刻。
包定定是村里的贫困户,早年妻子得病离开人世,儿子才两岁多,好在他的母亲还能操持家务,照顾孙子的重任就落在了老母亲身上。这些年,婆孙俩相互照应着,包定定一直在外奔波忙碌着种烤烟、种药材、栽核桃树,他尝试过多个致富项目,但最终效益都不好,不是自己劳力少、没规模,就是技术复杂,掌握不了。最后,他选择跟着村里人外出打工,苏州、杭州、常熟、昆山他都去过。
儿子出事时,他正在北京打工。
小包打小就是奶奶的“心尖尖”,奶奶多少有些惯着孙子。按理说,20岁的年纪了,应该担一些家庭责任,可是小包却游手好闲。
2017年春节刚过,包定定就收拾行囊去了北京。他走的时候叮咛儿子在家照顾好奶奶,尽快在村子附近找个零活干,不要成天到处跑。他的叮咛儿子也记下了,但是他刚走不到二十天,儿子就出事了。
那天固关街上逢集,小包闲来无事,就骑着摩托赶集去了。说是赶集,其实他也没有啥要买的正经东西,无非就是吃些小吃、散散心。
回家的路上,宽阔平坦的神固路、两边的蘑菇大棚、远处的华润风电项目让脚下的土地焕发出一种从未有过的生机,心情爽快的小包越骑越快。
就在快要到家时,只听“咚”的一声,小包的摩托车撞到了一辆客车的“屁股”上。他和摩托车一起侧翻倒地,小包感到了钻心的疼痛。
小包撞的车是跑固关街的客车,事故发生的地点就在村委会对面的公路上,班车正停在路边下人。
听到撞击声,有人喊:“出事了!”广场上休闲的人一下子围了过来。跑班车的司机气得说:“车在路边停着,你难道没长眼睛吗?”跟前有人打圆场道:“事已经出了,看样子人也伤得不轻,救人要紧。”
就在场面混乱之际,已经有人去通知小包奶奶了。
公路上一伙人乱嚷嚷,始终没个拿主意的人。“大家都不要说了,打120送医院!”这句话掷地有声。原来是殿咀村第一书记康文世赶到现场,指挥救人来了。
当他看到受伤的是包定定的儿子时,心里便猛地一沉。包定定是他帮扶的贫困户,包定定的家他去过很多次,他也关心过小包的工作问题,只是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他看到小包痛苦地呻吟着,便上前扶住问:“伤着哪儿了?”小包只一个劲地喊着腿疼。
小包的奶奶包大娘很快就赶来了。看到眼前的情景,她大喊了一声:“我的天哪!这可咋办呀?”然后就哭了起来。
康书记把小包送到了医院。
在医院,病人入院最低得交500块钱。班车司机掏遍了口袋,只有100元;康书记看到这情况,二话没说就掏了400元。小包的住院手续总算办好了,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小包住院后,康书记还专程去看望过。
包大娘拉着康书记的手千恩万谢,康书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经检查,小包左腿骨折,幸亏入院及时,才没有引发感染。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转眼间就进入了腊月。这天,康书记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忙碌着,一个身影闪了进来。他定神一看,来人是包定定。
包定定一进门便大声说:“谢谢你,康书记!我儿子的事多亏了你。”他握住康书记的手不愿松开。
接着包定定掏出了几张“大团结”递给康书记,说:“康书记,这是你在医院给我娃垫的400块钱。”
康书记收下了钱,他在心里告诫自己:“只要心中有群众,只要一心为民,做过的每件事,群众都会记在心里。”他想起了杜书记勉励扶贫干部时说的话:“我们就是要让贫困户念党的恩,念党的好。只有贫困户念党的恩,说党好,我们才算把工作做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