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129

“用辛勤劳动创造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这是固关镇殿咀村贫困户万碎记常说的一句话。这话是他从电视上听来的。万碎记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对于这句话,他感同身受,有自己的理解。他知道贫困不可怕,只要勤劳肯吃苦,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万碎记一家三口人,妻子患病,有智力障碍,生活无法自理,女儿正在上幼儿园,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是村里多年的救济户。妻子给他帮不上忙,家里啥事情都得他来打理。收种碾打、洗衣做饭、接送孩子,所有的事都要他来操持。

尽管这样,万碎记始终没有灰心,没有放弃靠勤劳来改变家庭命运的信念。

2016年,在贫困户精准识别中,万碎记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要是别人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思想上多少会有些松懈,有些人就干脆等着干部来扶贫了。可是万碎记不是这样的,自从村里进驻了扶贫工作队,他就常常往村委会跑。不是咨询政策,就是看最近有啥扶贫资助项目。一来二去,万碎记就成了扶贫工作队的“老熟人”。尤其是他把扶贫第一书记康文世当成了自家兄弟,啥事都来请教。

康书记对他家的事也非常上心。第一次入户摸底时,老万就对康书记说:“康书记,你看我家这情况,发展啥产业合适?我也一直想找个门路,但就是觉着‘老虎吃天哩———没处下爪’。”

康书记被老万的幽默逗笑了,他说:“发展产业的事要认真对待,不能急于求成。”

扶贫工作队现场办公,确定了老万家当年的产业发展路子。

2016年,万碎记新栽了4亩核桃。4亩核桃树,除了扶贫工作队帮忙外,万碎记硬是一个人把树苗栽进了地里。

栽上了核桃,老万觉着还不够,毕竟核桃树要挂果还得两三年,这两三年的时间也是很熬人的。

于是,他还往村委会跑,还找康书记。

第二年,在康书记的建议下,老万将自家的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了7亩。这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他没有退缩。一个人忙得连轴转,播种、除草、施肥这些活,他一样也没有落在别人后面。

要说老万也是个闲不住的人。忙完了地里的活,他又去找康书记。

当然,康书记对老万永远都是“来者不拒”,这一次,康书记给老万在神固路改造工程中找了个打零工的活。当年老万收入12600元,家里人均收入4200元,就摘掉了贫困户帽子,这让老万一下子挺直了腰杆。

脱贫了,生活终于有了改善,按理说老万也该松一口气了,但是老万的梦想可不光是脱贫那么简单。

2018年年初,他又开始尝试在庭院散养土鸡。

老万的这次尝试是失败的,因为他忽视了污染问题。老万是个典型的西北汉子,吃苦耐劳不说,而且血气方刚,骨子里就透着一种不服输的精气神。

吃一堑,长一智,老万算是从这次失败中汲取了教训。要说老万就是一个“犟人”,养鸡失败后没多久,他又有了新想法。

这一次,老万准备种药材。他从村上的扶贫信息栏里得知种独活效益好,他也向一些人打听过,大家都说独活能种,这就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

他找康书记上网查了独活种植的技术资料,了解了市场行情。他觉得做了这些还不够,还得实地考察一回。

经多方打听,甘肃省华亭县独活产业发展好,他决定去“取一回经”。

他背上干粮,只身去了华亭县。到了当地后,别人以为他是找活的民工,根本不接待。老万发挥自己死磨硬缠的功夫,好说歹说,别人总算接待了他。老万参观了种植园,听人家讲了一些种植管理的技术要领。这次考察,不虚此行。老万不但学到了独活种植的技术,而且同当地的种植户初步达成了种苗供应的合作意向。

就这样,老万流转了2.3亩土地,他的新项目———独活种植上马了。

独活种植对老万来说是个新事物,他像爱护孩子一样呵护着地里的独活苗。一有时间就泡在地里,不是观察长势,就是锄草松土。没技术,他就让康书记从网上给他买来药材种植的书,学习管理措施,防治病虫害,凡是自己不懂的地方,他就打电话向别人请教。他还经常和附近的种植户在一起交流种植经验。

几个月下来,老万的2.3亩独活长得枝繁叶茂,他也成了种独活的行家里手。

2019年,老万种的独活收入7700元,再加上种玉米等其他收入,老万家庭总收入达到了33000元,人均11000元。过上了小康生活的老万心里乐开了花。

尝到了甜头的老万还是没有闲下来,他准备扩大规模,大干一场。

老万购置拖拉机、微耕机、三轮车,又流转了一些土地。他准备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依靠党的好政策,实现自己的小康生活梦。

2020年,万碎记又种了5亩独活、2亩地膜川芎、10亩玉米。

老万说:“要想发家致富,得多种经营,得学会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

老万的这句话文绉绉的,别人都打趣说:“老万文脉深得很么!”

“不是文脉深,干啥事都得换思想,都得讲技术。”

老万变了,让人刮目相看。

就在大家惊叹老万的转变的时候,老万又有了“新蓝图”。

老万向村委会提出要依托村上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奶山羊养殖,他还要承包村上的20亩撂荒地种苜蓿,发展饲草产业。可能有人会想,就老万一个人,铺这么大的摊子,能忙得过来吗?其实大家的担心是多余的,老万早在2019年就当上了“小老板”。自己忙不过来时,就雇人帮工。

2019年,万碎记被镇上评为“脱贫示范户”,这让老万在十里八乡出了名。在老万的带动下,周围群众种植药材121亩,老万成了殿咀村的致富明星。

有人当面夸老万了不起,老万说:“习近平总书记都说了,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党的政策那么好,只要自己想办法、下功夫,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老万用自己行动证明了劳动能创造幸福生活。有了党的好政策,有了扶贫干部的帮助,老万的生活一定会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