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5+2”是驻村干部的工作常态。周末,他们很少回家与亲友团聚,所包的村就是他们的家,贫困户就是他们的亲戚和知心朋友。天成镇黄家沟村第一书记欧晓刚更是如此。
“欧书记,你在哪里?”
连续三周未休过一天假的欧晓刚终于盼到了一个休息日,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可一大清早,电话声便将他从睡梦中吵醒了。一听到村支书急切的声音,欧晓刚几乎瞬间就从床上弹了起来。
原来,二组村民徐进海近期连续接到许多外地电话,对方声称其儿子在苏州借了贷款未还。就在昨天,徐进海还收到了一封信,要求他今天12点之前把钱打到指定的账户上,如果不打款就要到法院起诉他。这不,他拿着5000元要去县城汇款,结果被村支书挡在了村口,可是无论怎么拦他,他就是不回家。欧晓刚告诉支书,不管怎样,还是要先拦住他。
欧书记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村里,老徐这时已是泪水盈眶、神情恍惚。连日来的催款电话和信件早已吓得他六神无主。
“欧书记,可咋办呀?”刚一停车,老徐便扑过来含着泪说。
欧晓刚下了车问:“咋回事?从头慢慢说。”
老徐的儿子常年在苏州打工,老徐前几天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是他儿子在苏州有一笔贷款早已到期,迟迟不还,多次催要无果,他们打算向法院起诉。电话连续打来多次,昨天还收到一封信件,给了一个账号,要求他今天12点以前务必打款过去,否则他儿子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欧晓刚问:“你和儿子通话没有?贷款之事,儿子是咋说的?”
他说:“我问儿子了,说没欠别人的钱,但说他遇到麻烦了。”
欧晓刚要老徐马上再与儿子通一次电话。不一会儿,电话通了,欧晓刚接过电话,询问情况。
徐引龙对欠款的事毫不知情,但他说对方知道他的所有信息,他怕对方找上门来官司缠身,便想花钱免灾,言语间还流露出对父亲的不满。
欧晓刚从老徐手中接过信件,详细看了那张邮寄过来的起诉书。起诉书没有任何公章,信封上盖着广州的邮戳,留的却是济南的律师的电话,而公司地址又在柳州。
欧晓刚感到事情蹊跷,立刻打电话咨询了法院的朋友,他们一致认为,这就是典型的电信诈骗。
再问徐引龙,他说出今年4月刚到苏州打工时,一位工友引荐他去办信用卡,他在苏州市一家银行代办点填报了个人信息,结果一个月后,对方告诉他资料不完整,卡没办成。随着时间推移,他也渐渐淡忘了这件事。
于是,欧晓刚劝老徐:“没欠钱就别怕,千万不要汇款。回去吧,别胡思乱想了。”
在大家的劝说下,老徐犹疑地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令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老徐再次去县城汇款。
欧书记叫上村支书,立即打电话请来了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宋琦一起到银行劝阻老徐汇款。
宋主任有三十多年的法律工作经验,他通过既专业又通俗的语言给老徐上了一堂普法课,还列举了一些生动的典型案例,一点一点地打消了老徐的顾虑。
无独有偶。前不久,欧晓刚在走访时听说一直在内蒙古打工的三组村民赵小林的妻子突然提前回来。他来到赵家,心里又是一惊,赵小林的儿子在武汉的遭遇与徐引龙如出一辙,赵小林的妻子已经给对方汇去了1600元,没想到之后又有催债的电话和信件。此刻,赵小林不在家,妻子精神也快要崩溃了,说话都有气无力的。
两起相似的事件让欧书记陷入了沉思:如此低劣的诈骗手段却让村民深信不疑,村民也不知道报警,看来普法工作也不能忘啊。
接二连三的电信诈骗引起了欧晓刚的深思。预防诈骗已经成为当前农村不可轻视的社会问题,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的愚昧善良和年轻人轻信好奇大量作案且屡屡得手,这种情况着实令人担忧。
他意识到对农民进行法律知识普及和法制教育是当务之急。于是,法治讲座、法治宣传、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在黄家沟接二连三地开展,并很快“热”到了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