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就在闫柏平的思路陷入瓶颈,找不到突破口干着急的时候,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宏周再次提醒他:“应该听听基层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意见。如果把脱贫攻坚比作一场战役的话,基层干部就是奋战在前方的士兵,部门就是奋战在后方的指挥员。让听不见炮火的人指挥作战,决策能有质量吗?工作能有效率吗?能真正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吗?”一语惊醒梦中人,闫柏平顿悟:看来,还是得沉下身去,再去听听一线的干部群众怎么说。“墙内开花墙外香”,首先得墙内开花了,墙外才能闻见花香啊!
就这样,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宏周带队,他们又深入各镇各村开展调研,虚心听取镇、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从脱贫攻坚战斗的最前沿寻找突破点。
天成镇是赵宏周包抓的责任镇。调研的第一站,他就来到了天成镇八龙潭村———这是一个远离县城、地处关山深处的贫困村。因为经常来这里开展扶贫工作,村上干部和大家都是熟人了,说起话来毫不忌讳。村支书王赵代开口带着“辣味”:“咱农村有句俗话,叫‘钻头不利,闪断钻杆’。这话啥意思?就是说群众不动,咱干部再着急都没用。咱这里山大沟深,信息闭塞,群众观念守旧,有多好的政策,他们接受并改变起来也会慢半拍。所以开展扶志教育,还是得发动群众,让群众先动起来。”
天成镇张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张立虎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他说:“开展扶志教育,要拎得清对错,分得清好坏。对表现好的,要多鼓励,多表扬,让有志气的人感到更加光荣,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对懒人、浑人,要理直气壮地批评,把他们拿到大家面前,公开臊臊他们,让这些人长点志气,不要让其他群众说我们政府专养懒汉。”说完了,张立虎又着力强调,“一句话,就是既要教育群众会脱贫、爱脱贫、愿脱贫,更要教育群众讥贫、耻贫、远贫。”
在城关镇小沟村,村干部说:“太春口村和我们小沟村合并前,有几位退休老干部和老教师热心调解群众的矛盾。村上哪个群众家里婆媳闹别扭了,或者邻居间吵架了,都会把他们请去断官司。他们年龄长、辈分高,在群众中德高望重,处事又公道,说出话来人都服,比有些村干部说话都管用。你们看,能不能把这些人的作用发挥出来?”
随着一路调研下来,他们跑遍了全县有特点的镇和村,一个全新的工作思路渐渐清晰起来———民事民评民做主。
突破口也许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