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2012年,企业完成初创,渡过资金难关,开始走上正常发展阶段,边彦荣立即着手实施回馈社会的感恩计划。他首先给全县环卫工人做了工作服,慰问生活困难职工,第一次参与社会慈善福利事业。从此,他将这一事业固定为制度,为千、陇两县环卫工人做春、夏装,还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爱心慰问活动。他的善举感动了环卫工人,大家亲切地称天祥商砼为“娘家人”。
2015年8月一天,一位年轻的小伙来找他,称自己是某一银行参加工作不久的一名职工,姓李,被单位派往城关镇唐家庄村包村扶贫。简单自我介绍之后,他说明了来意。该村有个女孩马某从小被爷、婆抱养,养父是残疾人,无生产能力,也未娶妻。家里人打算给女子招上门女婿以传承香火,不料女子学习用功,考上了二本大学,但无钱上学。孩子和家人都求助于包村干部,有人建议小李来找边彦荣,或许可以得到帮助。
边彦荣一听就急了,连忙说:“走,带我去孩子家里看看。”
他带上办公室人员与小李一起驱车前往唐家庄。
到了马某家中,小李向女孩介绍道:“天翔公司边董看你来了。”边彦荣从后备厢拿了一份慰问品递给女孩家人,是一桶食用油和一袋米,然后就开始询问情况。
“娃娃真有出息,你这家庭有救了。”边彦荣恭喜二位老人。
女孩站在一旁低下了头,一脸的无助,没有一点高兴的神情。“顶啥用,没钱报名去,哎,就这命了吧。”
老汉也说:“是我无用,把人家娃害了。”
边总说:“别愁,有我哩。”
说着,他从包里掏出500元递给女孩,说:“给,拿上,先置点衣服鞋袜,再买个皮箱。报名以及上学的生活费,我回头办个卡给你,以后每月给你打生活费,全年给一万五。上学这四年,我都包了。”
“是真的吗?”女孩一家三口睁大了眼睛。
“是真的,下来咱签个资助协议,让小李监管。”
小李说:“快谢谢边总。”
老汉、老婆从炕边下来,拉上女子似乎要给边总下跪,被大家拦住。
“不用、不用,举手之劳,一点心意,只要能帮上忙就行,我们自然高兴。”边总还叮咛女娃,“一定要好好学,学成回来。”
边总又问道:“心急忘了问,你考中的是哪个学校?”
女娃急忙拿来录取通知书,边总看后感叹道:“有出息!是西安医学院!哎呀!还是五年!五年就五年,我全管,管到底!”
他们车子开动时,老汉、老婆哭,女孩眼里涌满泪水。
这是边彦荣第一次帮困助学。如今,女娃已经毕业回县,在乡镇医院工作,既能挣钱供养家人,又能为家乡医疗卫生事业做贡献。
这些知恩图报、不忘家乡的孩子,使他更加热心地投身于公益慈善事业。他说:“这就是在圆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