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153

2016年春,夏志平初到予村。

他在第一时间详细了解了当年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他认为,其中最棘手的就是贫困户的异地搬迁工作。

予村七组的15户村民居住在距离村委会2千米的湾子河。这里远离公路,靠山临河,交通不便,水质较差。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湾子河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夏志平和村两委开会研究,决定对湾子河居民实行整体搬迁。

搬迁前,夏志平逐户走访,征求意见,15户群众全部同意搬迁。随后,他便自带相机对搬迁的群众及原房屋进行了拍照存档,为下一步的搬迁启动收集了第一手资料。

搬迁,第一件事就是新村的选址。

夏志平积极与村干部协商,实地查看,再三斟酌,最终在八组杨牙路北的一处新建的苹果园旁确定了搬迁点。

搬迁地点定下来了,可是新问题又来了。搬迁地点选在了八组,这耕地该如何兑换?

4月7日,夏志平及村干部和七、八组组长来到现场勘察商定兑地事宜。七组组长王来文要按一比一的比例兑换。八组组长焦林虎要按一比一点三兑换,而且还提出许多附加条件。

话不投机,焦林虎甩掉米尺,欲拂袖而去。夏志平上前劝阻,对他说:“老焦,你看,兑换宅基地也是为我们困难群众办的一件大实事、好事,湾子河这几户人都会记你的好。再说,你们七、八组原来就是一个村,现在就兑换个地方,至于大动干戈吗?”

“我一天打工都80块钱哩,当组长一月才200块钱。你今天叫我来,谁给我80块?”焦林虎发牢骚。

“来,我给你80块!”说着,夏志平便掏出100元塞给焦林虎,当时他就愣住了。“你看你,我也只是说一说。”焦林虎硬是不要。

“既然不要,那咱今天就把宅基地兑换过来,按一比一兑换,如何?”

“既然你说了,那也行。”焦林虎总算答应了。

接下来,虽然老焦极不情愿,但是测量、放线的事没有停下来。

4月13日,夏志平便召集搬迁户、村干部前往拟建地点进行宅基地划定。

经现场测量,宅基地东西长104米、南北宽73米。考虑到今年搬迁8户35人,随迁户7户25人,地质灾害户5户,最后确定,前后共三排,每排8户,每户划定宅基地长13米、宽20米,前后排之间间隔6.5米,其中路面4.5米,排水渠及绿化各1米。

4月19日,全县“抓党建、促脱贫”农村干部培训班在县团部开班。当日正在参加培训的夏志平接到了一个平整宅基地现场打来的电话:八组王宝文阻挡施工。

他立即返回村上。经夏志平与王宝文充分沟通,对方才终于愿意离开现场,施工得以继续进行。

当年年底,整齐划一的搬迁新居全面建成。第二年春暖花开时,入住率达到了100%。

一天,赵甲宏县长一行来予村调研移民搬迁工作。他查看了群众的入住情况,逐一询问了他们对搬迁后的新村生活满意不满意,还有什么困难和要求等。

群众笑着说:“这么好的新房住上了,出门就能坐公交车,院子里有自来水,还能有啥不满意的?”

赵县长回头拍了拍夏志平的肩膀说:“小夏,搬迁你出了力,给群众做了好事,大家会记着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