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2017年,扶贫工作进入全面大决战,开始最后的攻坚。在北关村脱贫“战场”上,侯英与杨伟并肩作战。军人出身的侯英,做事雷厉风行,年轻、有干劲。他一到北关村,就立即投入工作。当时滴灌工程建设项目正紧锣密鼓地实施着。该项目牵头实施的杨有国一贯思维缜密、眼光超前,深知工程一旦完工,使用和管理是个大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他协调落实杨伟和村干部到千阳县考察学习滴灌管理,还组织北关村生产骨干多次赴千阳县宝丰经济合作社考察交流,请专家和技术人员现场讲课,指导种植户掌握滴灌应用和管理技能。他们明白,先进设施一定要靠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才能发挥效用。
产量上去了,下一个难题就是销售。销售是农村产业发展的弱项和短板,农民世代不曾经商,缺乏营销技能,不懂得市场调研,加之信息不畅,故而理念落后。过去卖油桃,是果农蹬着三轮车去城里街头一斤两斤地零售,费时又费力,量小价低,且往往滞销,导致果品过期腐烂,最终只好倒掉。工作队了解到,这个村过去也发生过因桃子卖不出去而把桃树挖了当柴烧的悲剧。
工作队知道,解决销售问题是确保桃园健康发展的牵引力。他们首先想到要改变以往自然状态的零售模式,便策划创建北坡油桃专业合作社,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其次,打品牌。北坡油桃的天然优良品质使其在消费者群体中赢得了好名声,一定要通过广告宣传把品牌声誉打出去,进入市场,抢占份额,扩大销售,提升竞争力,从而提升价格,故铁一院投资了1.4万元,制作了印有销售品牌宣传标语的马夹350件免费发放。
充分运用“互联网+”模式,搭建电商平台,拓展渠道,实行网上销售。铁一院团委施展自己的强项,投资2.5万元购置电脑、打印机等设备,派遣青年技术能手帮助北关村搭建电商平台。他们注册了“陇北坡”商标,教会合作社人员使用电脑,指导他们进行网店经营操作。2019年7月,北坡油桃网店正式开业,每天销售量在1吨以上,短短两个月,网店销售油桃达70吨以上。果园就地批发、零售加电商,三管齐下,2019年累计销售油桃250余万千克,销售收入600多万元。铁一院职工购买北坡油桃8500千克,出资5.1万元,落实消费扶贫责任。
水果是地域性和季节性都很强的商品。油桃的成熟期集中在六、七月间,熟了必须采摘,又要尽快销售,否则高温天气下,果子难以保存。油桃的运输也比较困难,不能晃动碰撞,若果子受到挤压或果皮擦伤,就会很快腐烂变质。如今在眉县、周至等地,油桃种植面积很大,且距离西安、宝鸡较近,运输方便,所以北关油桃面临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铁一院扶贫工作队与北关村协商,建设油桃储藏冷库,实行错峰销售,确保果品质量和价格,让群众生产的所有油桃都能够卖出,不至于像往年一样出现滞销倒果的情况。工作队与村干部聘请果业局等专家技术人员进行指导,选择合适的地方,由铁一院投资9万元,又协调引进资金89万元,帮助北关村建设占地面积780平方米,可存2000吨水果的果品储存冷库,并采购安装配套制冷设备,培训网销人员学会使用操作技能。冷库建设为油桃果业发展上了一道安全保险,为合作社果农持续增收创造了条件。
北关村支部书记刘宝玉感慨地说:“北坡人运气好,遇到了一个好的帮扶单位,他们是扎下根、安下心地真帮真扶。杨伟、侯英、靳部长他们,住在村里,跑在户里、田间,吃饭自己做,睡觉挤一起。就连董事长、党委刘书记和丁宁副书记也隔三岔五地来村上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把村上的事当院里的事一样抓。他们遇到困难上,有了好事让,给北关村党员干部起了示范表率作用。他们这些人是从大企业来的,却过着咱们小山村农民的生活,领着咱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北关人都把他们当自己人了。”
刘支书说出了北关村民群众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