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88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陇县实施“最后一千米”、通村公路完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通村公路联网、村庄内道路硬化、桥涵配套、县乡公路建设等工程项目,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东风至县功公路是陇县重要的县乡公路,连接G344,途经东风镇、八渡镇至宝鸡市陈仓区县功镇,是陇县与宝鸡市陈仓区之间往来互通的主要县际通道。

这条公路部分路段桥梁受损严重,对沿线群众出行及过往车辆造成严重影响。善干实事的县委常委、副县长孙玉善对交通局局长说:“脱贫攻坚,公路领先,这条路是我县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一条大动脉,把它修好了,老百姓过幸福日子才能有盼头。”他带上交通局局长向县长赵甲宏详细汇报了想法。其实赵甲宏县长也正在谋划着这条路的整修问题,他们一拍即合。达成共识后,很快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东县公路的修建改造问题。会上,孙玉善给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该条公路的受损情况:“这条路像一个从战场上下来、挂了彩的勇士,战功赫赫,它曾为陇县的物流、人流发挥过重要作用,如今它已是千疮百孔,对这条路的抢救,无疑是我县脱贫攻坚战中的一场硬仗,战则必胜,我建议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用一年时间把它建设好。”与会人员把目光集中到了赵县长身上,看当家人怎样拍板,因为修建改造这条路需要的几千万元投资都要从县财政的口袋往出掏。赵县长只说了短短几句话:“群众的事高于一切,行路难的问题,财政再紧都要解决,玉善同志牵头,财政、发改、交通三部门联合作战,一年时间完成任务。”会议结束后的第五天,县财政就将7000万元的修路资金一分不少地打入了交通局的账户。

2019年6月,金色的太阳照耀着秀美的梨林川,川道和两山翻涌着滚滚麦浪,梨林河泛着浪花,村村寨寨鸡鸣狗吠,洋槐花散发着扑鼻的清香。

东县公路改造的战斗打响了。修路大军、机械设备摆在了16.21千米长蛇般的公路上。从西沟村开始,途经枣林寨、南村、梨林川、西坡、杨家庄,翻越车道梁,直到新街、县功,机声隆隆,响彻峡谷。路面拓宽、路基碾轧、底层铺垫、洒水养护、路肩砌石、排水渠浇筑直到铺筑柏油,道道工序都在指挥部的统一调度、监督和部署下高质量施工、快速推进,完成了涵洞修建27处、防护工程8000立方米、土石方1.5万立方米、水稳层铺筑10.5千米、水泥混凝土路浇筑20.5千米。2019年11月8日是沿线群众难以忘记的日子,一条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展现在他们眼前,沿线群众像过会一样拥挤在公路两边,为筑路工人庆功,为党和政府点赞。

一天,杨家庄村的王小红骑摩托车回娘家。行驶在这条刚刚竣工的新路上,她感觉格外轻松舒畅。宽阔平整的崭新路面,新画的白色分道线清晰醒目,新换的路标、警示牌、广告牌似乎还散发着油漆的味道。这路可真漂亮啊!

她想到了一年前回娘家时发生的事情。那时,这条路尚未改造,路面上布满了大坑小洼。一不小心,她的车子前轮滑进了一个大坑,后轮跟着滑了进去,摩托车栽了个大跟头,她一个倒栽葱被甩在路边,膝盖被划了个深深的口子,霎时,小腿面被血染红。她强忍着钻心的疼痛,用衣服包住伤口,打电话叫来家人送她到村卫生所包扎,后送到县医院,拍片诊断为左脚踝骨折,为此她拄了三个月的双拐。到现在,每逢阴雨天,她的脚还是疼痛难忍。

到了娘家,嫂子接她进门,寒暄道:“路上好快啊!”

“新路修得太好了,现在骑车上路,又安全又舒服,不像以前,回一趟娘家,颠得人腰酸腿疼、浑身难受。”

“路修好了,咱八渡旅游业的发展赶上好时候了,你哥还打算去街上做点小生意呢。”她嫂子把一杯蜂蜜水递给她。

“现在来咱八渡旅游休闲的城里人越来越多了,我做了点绣花鞋垫、老虎枕头之类的小玩意也能卖上钱了。”她嫂子又拿起了手里正在绣的鞋垫子,边说边绣。

东县路的新修彻底改善了沿线1.2万群众的出行条件,并将“旅游特色名镇”———八渡镇纳入南环线发展轴带,成为南环线的重要旅游景点,为逐步构建南北旅游环线,倾力打造以关山草原为中心,以森林、草原为重点的自然生态观光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近几年,通村公路的建设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但由于山区地形复杂,公路随地形变化,有的地方弯度大,有的地方两边是悬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为了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县交通局投资345万元给清河至堡子身段通村公路安装波形护栏11.5千米,投资39万元给殿子至柴家洼段通村公路安装波形护栏1.38千米,有效地保证了沿线群众的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