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护士礼仪
护士礼仪是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标准,也是护士形象、素质、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护士礼仪通过护士的形象、言谈举止、礼节礼貌等各个方面得以体现。把护士礼仪应用到护理工作中,不仅可融洽良好的护患关系,还可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让患者有信赖感与安全感,使患者得到温暖,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语言礼仪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情、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重要工具,也是展示自身素质与魅力的重要环节。在护患沟通中护士应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给患者以安慰、开导,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心理负担,进而取得良好的诊疗配合。
(1)称呼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彼此之间的称谓,应注意礼貌、亲切和得体三个原则。在交往中最简单、最重要、最能得到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对方的名字,让对方有受到重视的感觉。
我国的常用称呼有以下几种:
a.职务称呼。如“王局长”“李教授”。
b.姓名称呼。如“丽丽”。
c.泛尊称呼。如“女士”“先生”。
d.职业称呼。如“护士小姐”。
e.辈分称呼。如“李大爷”“陈奶奶”。
(2)礼貌用语既能传递尊重,又能彰显自己的教养、风度,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沟通氛围。
a.“请”字开头,“您好”为先,“谢”字不离口,让患者感到舒适、亲切。
b.患者离开,护士送上道别声:“您慢走!”“路上请小心!”
c.患者咨询时,护士微笑问候:“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吗?”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d.为患者引路时,说:“请小心!”
e.主动为患者按电梯,说:“请问您到几楼?”
(3)以礼待人,尊重对方的人格。
a.注重尊严,不揭错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护患沟通时切忌揪住别人的过错、短处不放去数落、埋怨。
b.讲文明,不说脏话。脏话最容易激怒别人。对话双方中只要有人发怒,谈话就很难继续进行。
c.真诚,勿口是心非。
护士的微笑可以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d.控制情绪,不说气话。
e.平等对待,不说“官话”。
2.举止礼仪
举止是一个人在运动状态下的亮相,包括坐立行走、举手投足、喜怒哀乐等各种行为姿态,被人们称为心灵轨迹。
(1)发型、服饰和妆容是无声的语言,是文明社会的产物,是仪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什么场合,护士都应具有良好的仪表仪态。护士须着规定的制服、工作鞋,佩戴工作牌,其工作服应保持衣扣完整、无破损、无污迹;女护士发型一般为短发或盘发,前刘海不得过眼,男护士头发整洁,不留长发;不佩戴外露首饰,如项链、耳环、耳针、耳钉、手链、戒指、脚链等;女护士淡妆上岗,不得浓妆艳抹、留长指甲、涂有色指甲油。
(2)风度是人的举止、态度等的综合体现,是人的精神外在所形成的魅力。护士在工作中应举止端庄、行走大方、不勾肩搭背、不打闹、不边走边吃及吸烟等;遇同事或熟悉的患者及外单位客人,应主动作出礼节示意或问候,对问路患者要热情和蔼地给予指引;遇病员发生意外时,应主动帮助运送、抢救;除抢救等工作需要外,乘电梯应让患者先行;接、打电话时要态度和蔼、语言文明精炼、不大声喧哗、不在病区大声呼唤他人;上班时应将手机设置为振动状态,查房及治疗操作期间不得接、打电话。